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要引进战略新兴产业,最重要的不是政策,不是资金或其它,而是当下的订单,以及你有多大的能力来把本地、本区域内的市场,乃至全国的市场整合在一块。
招商模式创新:订单+通道+资本
《21世纪》:随着产业的变化,两江新区目前有什么新的工作方式和重点?
汤宗伟:我们要研究的就是怎样来把分散的、零散的、未来的、潜在的战略性新兴市场撬动起来,发掘开来。这是我们要做的一个重点。
比如机器人产业,我们引进社会资本共同成立了机器人融资租赁公司,资本金5个亿,银行授信已达236亿。因为这个商业模式非常好——首先是在两江新区范围内使用的机器人,最多出10%,甚至不出钱就可以把机器人领走。通过扶持性的政策把未来要给企业的扶持资金变成今天来用,公司每年冲抵,企业非常高兴。长安把3亿的订单交给公司做,下一步要扩大到4亿多机器人订单。拿出这个订单,川崎和库卡机器人这个月都将落户重庆,ABB等大的机器人公司也纷纷来重庆商谈这件事。
因此两江给他解决的不是一般的政策性问题,而是怎样用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来开拓市场。
《21世纪》:这是否算深挖市场的一种方法?还有无其它方式?
汤宗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一个特点,就市场而言都是小、散、弱、乱,虽然未来前景很好,但目前市场不大,要么就是各个地方有一些保护性政策,要么就是企业的无序竞争,怎样把这些战略新兴产业给引进来,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通过这种用订单来吸引的方式,要看我们怎么来整合,因为这个订单不只是重庆本土的订单,还包括到全国各地的。
还有一种方式,现代汽车在新区做的是一个战略性的基地,不是简单的工厂,而是考虑整个中国的中西部布局,还有一些利用渝新欧铁路到欧洲,通过未来的渝昆铁路走缅甸和东南亚的面向全球的战略布局考虑。
《21世纪》:两江新区是否有这样的通道和扩散能力?
汤宗伟:近五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在两江新区的大通道的建设上是投了巨资、下了大力气。
2010年两江新区刚成立时,江北机场的吞吐能力只有1500万人次,50万吨的货物,但到2015年,能力达到5000万人次,吞吐量150万吨。两江新区成立时,整个港口吞吐量、吞吐力只有1000万吨、100万标箱,现在有5000万吨,300万标箱。滚装车辆和滚装船的运输也是,原来滚装车的运输只有30万辆,现在变成了130万辆,港口仓储能力也从5000平米增加到7万多平米。新区成立时,铁路的运输能力没有正式建成,现在果园港已有运力超过2000万吨的铁水联运,在两江新区12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八九个货运站的火车专用站。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深度结合
《21世纪》:新区一直使用的产业集群模式是否还奏效?
汤宗伟:非常奏效。比如说汽车产业,福特在两江新区从开始的30万辆,扩大到了150万辆,30万辆的时候,由于量小,世界其他地方,包括东部布局的主要的加工零部件,很难被吸引过来。但是当福特扩大到60万辆的时候、90万辆的时候,那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什么呢?北部新区没地了,原来的空间没了,这时我们新的开发区域接上,并且抓住福特把产能拉到100万辆的机会,吸引高中端的零部件企业到两江新区聚集,把当时很多布局在长三角的零部件工厂,新的扩能或者新建部分放在了两江新区,包括在上海的日立、德国大陆等等。现在北汽现代、上海通用五菱到重庆,来的都是一个庞大的集群。
《21世纪》:重庆在金融方式的革新上一直引人注目,在新区建设中,你如何看待和运用金融手法?
汤宗伟:有了订单,如果没有很好地将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结合起来,事情也干不起来。比如刚才说的长安,为什么银行一下放大这么大的授信额呢?因为银行研究了这个商业模式,有足够的退出通道,能够把控风险。
再比如说通用航空,我们承诺通用航空50辆订单,把这个企业给拉进来了。但如果这50辆订单都由新区来买,第一至少要花10亿以上,第二买来也没办法飞,这就迫使我们来解决另一个问题,怎样我出的钱最少,来把订单消化,因此我们成立了一个通用航空的融资租赁公司。
通过融资租赁公司把央企、外资给拉进来,政府只占大概30%的股份,而由于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企业干得也更专业,那么原本政府要消化的10亿飞机订单,现在最多花3个亿,而且实际根本花不了。因为融资租赁公司成立以后,自然有其他资金跟进来。
跟进来以后,所有的飞机全由通用航空的融资租赁公司来购买。同时我们又把运营公司最大限度地拉到了重庆,或者说通过融资租赁公司给运营公司支撑。现在我们不仅是做这种通用航空的小飞机,还要做支线飞机。
订单+通道+资本,这就很好解决了市场的问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