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得到不断推进。
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集中度普遍不高,各种资源要素与我国互补性较强,如何实现我国优势产业的出海是落实 “一带一路”的重要命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标今年两会带来了《关于建设海外产业园区 助力“一带一路”战略落地的提案》。
这个提案,其实过往两年一直是由中民投副董事长、前亿达中国董事局主席孙荫环提出的。去年,中民投并购亿达中国之后,后者已经成为中民投旗下的产业地产平台,这一关于海外园区提案的大旗也由董文标接了过来。
据《路透》引述董文标于两会期间表示,今明两年,中民投将在香港设立100至150亿美元规模的投资基金。他称,中民投并不存在海外投资受限的问题,因为之前中民投收购美国一家保险公司之后,形成了一个平台,遇到好的项目,由海外资金去投资。
董文标还透露,今年的海外并购项目,都是下属投资公司在做。目前,中民租赁公司在并购美国的一家通用航空公司,主营直升机;中民未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并购美欧合营的一家大的养老研究机构。
对于海外投资,董文标表示,中民投很看好海外投资,并透露2017年海外收购将聚焦环保、养老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中民投要入股港股公司共享经济集团,但因中国监管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大额股权类投资资金出境受限,因此无法完成交易,最终认购股份协议作废。受此消息影响,共享经济集团股价大受打击。
从成立以来,中民投扩张凶猛,先后入主上置集团(1207.HK)、远东宏信(3360.HK)、阳光城(000671.SZ)、协鑫集成(002506.SZ、东江环保(002672.SZ)(0895.HK)、亿达中国(3639.HK)、中国民生金融(0245.HK)等多家港股和A股上市公司,目前总资产规模已经飙升至2700亿元。
海外产业园是企业出海的“驿站”,截至目前,中国已在全球开发运营70多个境外产业园区。董文标指出,建设海外产业园一是有利于与当地达成发展共识、实现共赢,提高互信。二是有利于享受“集体优惠”,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成本。三是有利于减少贸易壁垒。在海外产业园区投资可以规避贸易摩擦,从而直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中民投在海外的产业园实践让董文标深有体会。目前,中民投已经启动了计划总投资50亿美元的印尼产业园项目,并在去年中柬企业家论坛期间签署了价值15亿美元的“中柬友谊城”项目。同时在建筑工业化、新能源等领域也逐渐形成了成熟的园区模式。
董文标表示,建设海外产业园区,可以成为“一带一路”落地的重要支撑和抓手。“不仅有利于推动国内企业抱团出海,形成聚集效应,也有利于培养东道国的产业集群,加快国际产能合作及双边关系发展。”
不过,当前海外产业园建设中仍面临缺乏规划导致开发成本偏高、 经营形式粗放、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对投资所在国法律市场环境不了解导致的维权成本高、园区企业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
对此,董文标建议在政府层面建立协调机制。建议建立跨部委的“一带一路”产业合作及园区建设协调机制,共同解决诸如企业普遍遇到的外汇汇出受限等问题;探讨建立两国合作框架的形式,为企业建立海外产业园区规避相应的政治及法律风险。
在金融保障方面,董文标建议政策性银行及部分商业银行为入园企业提供较为便利的融资服务,并由投资国当地金融分支机构提供相应的国情、政策、盈利模式等全方位咨询服务;他还建议政府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 考虑支持企业通过发行境内外股票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
他还建议,增加“走出去”企业进口返销配额、通关便利化等措施;强化人才培养和风险防控机制,在政府层面推动人才培养合作平台;同时整合优秀律所、会所提供投资分析、风险评估等信息。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智通财经等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