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中国产业地产30强调研团队
走进苏高新集团
时隔一年,再次来到苏高新集团进行调研,这家国资色彩浓重的产业地产商已经在思路和实践中有了一定的突破。
这一年来,苏高新集团在产业地产版图上最重要的一个动作,就是2015年7月落子重庆,准备刚刚撤县立区不到一个月的荣昌区打造“国家环保产业发展重庆基地荣昌节能环保产业园”。
根据资料显示,这个被当地政府视作长江经济带东西部合作示范工程的产业园区,规划总占地10平方公里,一起启动5平方公里,计划投资200亿元,用十年时间建成集产学研一体、年产值500亿元的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基地。
“其实,苏高新集团在其中是一种轻资产管理输出的模式。”苏高新集团总经理唐焱对园区中国表示。
其实早在去年接受园区中国调研的时候,苏高新方面就对我们透露,尽管各地政府频频抛来橄榄枝,但集团对于向外部扩张一直持有较为谨慎的态度。这其中原因复杂,既有长三角区域政府很常见的态度——担心分散招商资源和国资损失,也有苏高新自身对于本埠之外区域的忌惮——之前介绍过,苏高新集团的身份是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的全资子公司和高新区开发建设投资主体。
因此,作为苏高新集团在华东区域外——西南区域第一个落子的产业园区,采用轻资产管理输出模式看上去是最为保险的一种做法。
“我们的角色类似于支援内地建设的顾问,在这个园区运作的过程的确在规划、融资、招商、运营等方面给予了它们实实在在的一些帮助,荣昌区政府对我们也非常尊重和认可,因此合作较为顺畅。”苏高新集团总经理助理、苏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也是产业园区板块的主要负责人严学澄对我们说。
严学澄表示,其实做轻资产输出的过程,也同样是苏高新集团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希望从中摸索出一条能够体现苏高新自己特色的一些东西,“目前可能会以金融工具作为杠杆撬动园区轻资产方面为重要突破点。”
唐焱称,由于重庆当地一直以金融机制灵活而闻名,这一次在荣昌环保产业园上也将考虑创新性地采用基金化操作——重庆环保局、荣昌区政府和苏高新各自出资3000万元,成立一支1.5亿规模的产业引导基金,以此为杠杆,预计能撬动40亿~50亿规模的资金,以此来与园区的开发与招商结合起来。
“如果第一步走得比较顺的话,各方面比较可控的前提下,后期我们也可以继续以重资产的方式进入。”严学澄表示。
用金融工具撬动园区轻资产,继而适时介入重资产,这似乎是苏高新集团在外地拓展时一个可行路径,毕竟,苏高新集团本身就配备有非银行金融业务这个版块以及2008年成立的苏州高新创投集团,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在这一点上,园区中国倒是十分认可的。
除了重庆这个比较特殊的远距离项目外,苏高新集团的拓展重点仍然放在华东尤其是苏州高新区本埠。
2015年11月,苏高新集团进军张家港打造环保产业园,总占地面积454亩,拟投资总额约20亿元。一期启动面积约200亩,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整体定位为苏州国家环保产业园张家港基地,着重引进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类的研发、中试、生产以及服务办公类等无污染、新兴的产业项目。
张家港项目操作模式和当年苏高新与苏州市浒关镇政府合作开发的新浒工业园相似,有点“类PPP模式”——由苏高新集团与张家港塘桥镇双方按80:20比例出资1.5亿元成立联合公司,由联合公司负责节能环保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和运营。
“2016年我们主要考虑继续在苏州高新区内继续拓展两个园区项目,一个是研发类园区,一个是生物医药园区。”唐焱告诉园区中国。
此外,在一贯的短板产业孵化上,苏高新集团也希望有所补强,其在高新区创新中心中创建了名为“Design House”的孵化空间,主要提供开放式设计制造技术的支撑和监测平台,项目涉及机器人制造、体感技术、电子设备设计制造等,提供创业初期的各项服务,包括:财务税务、知识产权、技术合同登记、专项培训服务以及创业导师服务。
目前,Design House已经与华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作为大陆研发中心、中国赛宝(华东)实验室达成合作协议,在Design House里孵化的项目如果遇到技术问题,这两家企业的实验室可对其开放。
苏高新此前也对媒体称,集团以市场为导向、创客为中心、服务为纽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孵化服务资源的优势,斥资在三地分别构建的“创业联合社”,是集团走“轻资产”和创新转型的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