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被你们园区中国的产业地产30强列入三甲,我们的压力真的很大啊。”葛培健一见面就对我们打趣道。
这位已经履任两年的张江高科总经理,表示一定要把我们给他们带来的压力转化为动力,2016年将成为张江高科全面推进转型发展的一年。
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说法,园区中国人微言轻,可给不了这些在残酷市场上摸爬滚打起来的产业地产公司什么压力。不过,张江高科的压力是真的很大,除了一个上市公司本身的经营责任之外,它也需要抓住自贸区建设、科创中心建设两大国家战略机遇,这是一种空前的压力。但也是一种战略机遇,对张江高科而言,需要抢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葛培健所带领的张江高科团队正在他们的五年战略规划版图上摸索前行。2014年谋划转型发展,2015年全面布局转型工作,从2016年开始将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工作,2018年将迎来阶段性考核。所以,我们把2016年暂且称为落地年吧。
这一年,张江高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资产结构优化、创业生态搭建、资本网络编织、产业链条集聚、优秀人才生态、潜力产业投资.....一个单纯的科技地产物理学科生,如何转型为科技投行,张江高科当然想做身先垂范的NO.1。
▎落地年的转型变奏曲
在落地年,张江高科衔枚疾走,将着手于资产结构方面的调整推进。
首先是存量方面,张江高科力求优化整个存量资产结构,有节奏地妥善处理非经营性资产,为下一步的开发经营奠定重要基础,不断提升资产周转率和收益率。
同时,张江高科也确定了“股权化、证券化、品牌化”的运作思路。“以往张江高科都是重资产投资的路线,现在我们也要像园区中国强调的那样,走一条轻重资产平衡的道路了。”葛培健说,目前张江高科已经在探索以基金的形式进行资产的并购操盘了。
“去年你们来调研的时候,我跟你们说过,张江高科一定要形成科技地产和产业投资的联动,形成战略协同,这才是向高科技投行转型的重要标志和途径。”葛培健说,这种联动和协同,已经有一单案例的出现予以佐证了。
他告诉我们,张江高科以2.2亿元参与了一家拟股改企业的投资。该项目即将在浦东川沙、位于迪士尼板块的张江•壹领御进行拓展。壹领御是张江高科在核心园外打造的首个科技地产项目。
在这个案例上,通过产业投资,完成了资金的良性循环,盘活了地产资源,很好地体现了张江高科“地产+投资”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葛培健说这个案例“很典型,又有创新性,值得尝试和推广。”
▎加速布局产业投资
说起投资收益来,这可是张江高科转型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根据2016年3月5日公布的业绩快报,公司2015年的投资收益达到6.72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38.68%。
在张江高科的时间表中,未来3年,产业投资和科技地产要在上市公司业绩贡献中各占50%的比例。为此,张江高科必须从现在开始继续备足弹药。
从年初开始,张江高科已经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一系列动作:
1月4日,海外全资孙公司张江高科控股出资1000万美元,与张江科技创投共同参与了七牛控股的D2轮融资。
同一天,张江高科旗下的股权投资旗舰平台张江浩成以22345 万元获得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10.779%的股权。
2月18日,张江浩成又与人民日报下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发起成立的中经张江(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中经张江科创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筹)”。张江浩成拟认缴48%的有限合伙份额,出资5760 万元,成为其有限合伙人。
除了股权投资外,张江高科也必须从更早阶段着手布局,毕竟,不可能总有现成的肥肉送到嘴边。895创业营,就成为张江高科培育优质种子、聚集新兴产业潜力的摇篮。
我们已经在前几天的文章中有过详细的介绍,位于张江高科“园区+投资”链条上游的895创业营,既是经营任务,也是政治任务。张江高科要为这群80后、90后、95后的创业者们摇旗呐喊,擂鼓助威。
葛培健提起市场上某些众创空间来就直摇头,认为这种热闹恐怕难以持久,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植入产业链条,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缺乏产业纵深和吸附能力,那就只能是一团乌合之众。
真正的创业孵化,必须聚焦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而这本来就是园区中国一直所强调和呼吁的。葛培健认为,如果用两个字给目前的众创空间热预测的话,那就是“洗牌”。
因此,895创业营最重要的就是两点:全程贴身陪练+精准资本对接,这也是美国硅谷和以色列的经典战术了。这个创业营的具体战术流程就是:通过创业大赛,让目标行业更加聚集,从而筛选高质量项目,精准对接投资机构,提供托底保险产品,让专业机构全程跟踪,创业者的所有需求都可以在创业营里找得到。
▎对接资本之利
在对接资本方面可不是说说就完了,张江高科还必须编织起一张募、投、管、退的大网。A股、创业板、新三板、股交中心、科创板……绵绵密密、水乳交融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形成了一张大网,和张江高科实体园区空间这张大网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顺畅的“进退通道”,令天下英雄尽入其彀中。
2015年12月28日,科创板在上海股交中心正式开盘,对张江高科来说是个巨大利好。因为科创板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孵化器。
由于张江高科持有上海股交中心23.25%的股份,因此一旦科创板成交额上升,张江高科将能够获取额外投资收益。同时,入驻科创板的首批挂牌企业条件之一即是公司注册地应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这更是给张江高科带来了四大红利:土地升值、租金收益率提升、更多企业客户入驻以及公司创投业务股权投资退出渠道的增加。
整个张江地区近期也将不断享受新的政策红利,包括金融风投集聚区的打造,以及2月16日发改委、科技部批复上海以张江地区为核心承载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等,这些都为张江高科的转型落地提供了政策、渠道、网络等各方面的资源支持。
▎人才瓶颈与未来隐忧
张江高科所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才。不久前,张江高科的两个重要的人才刚刚被市场挖角,尽管国企职场稳定,但更多竞争对手动辄数倍的金元战术可能更起作用。葛培健有些自我解嘲地说“越挖越证明张江高科的市场竞争力”,但其中的酸楚和无奈我们自然能够感同身受。
张江高科的转型,不仅是高管和业务思路的转型,更是每一个员工执行力的转型。除了本身行业复合型人才的极度缺乏之外,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在国企,所面临的障碍和阻力不难想见。
“机制和体制的问题解决了,但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却是深入骨髓的。”葛培健对我们说,张江高科在转型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子弟兵,适度引进空降兵。内外结合,相得益彰,形成协同作战的矩阵效应。
我们清晰地看到,葛培健到任2年来,整个上市公司气象一新,在转型道路上颇为进取。但经营团队和经营思路的稳定,对科技地产而言有多重要,相信在这个行业内耕作的人都心知肚明。
国内很多产业地产商都是国企身份,园区中国在这几年与它们的接触中也看到,由于很多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优秀的国企团队大量流失。往往大家谈到国有资产的流失,都是实体资产的流失,却很少有人意识到,核心团队和优秀人才的流失,也是国资流失重要的表现。
国企领军人物和核心团队转化职业经理人的通道迫在眉睫,或许,我们能够在这一波国企改革的大潮中看到一丝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