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站   苏州站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会员登录

登录名
密码

热门新闻

行业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江门“一号提案”:勿让园区公共配套设施成“绊脚石”
发布时间:2016-03-22 来源: 点击率:1964

近年来,江门市努力“建大平台、招大项目”,同时提出要以“1+6”园区发展为抓手促进产城融合。然而,多年来,伴随着我市各大产业园区发展,园区公共配套设施滞后等问题逐步凸显出来。这一问题正引起各方的关注。

日前,江门市政协2016年十大重点提案出炉,由民进江门市委会提出的提案——《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发展能力》被列为今年的“一号提案”。记者近日采访了民进江门市委会专职副主委王冬青和代表余松健,他们一致认为,江门要实现产城融合,各大产业园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让公共配套设施滞后成为“绊脚石”。


【现状】 公共配套设施滞后
据统计,目前我市拥有各类工业集中区(点)(含村办、镇办工业集聚区)超100个。其中国 家级产业园区1个,为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产业园区6个,这些重点产业园区(“1+6”园区)已成为我市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和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我市的各大产业园区普遍存在规划不够科学,产城融合低;管理机制不畅,财政投入有限;公共配套设施滞后等问题。

以滨江新城产业园区为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整个园区建设用地面积的比重较低。同时,园区内公共交通设施不便制约着工人出行,园区40%的员工每天要往返40公里上下班,公共配套设施的欠缺也是一大诱因,导致园区内常住人口规模少,造成就业与居住人口处于相对割裂状态,产城空间错位。

此外,我市目前尚没有一个统筹全市工业园区建设的工作机构,直接影响对各个园区的统筹指导和协调能力。各园区的基础设施资金以财政投入为主,资金筹措和持续能力有限,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还没有形成,直接影响园区开发建设的档次和进度。

江门市“1+6”园区的“五通一平”的基础设施配套与现代成熟园区“七通一平”甚至“九通一平”相比仍有明显差距。生产服务业不完善,服务形式单一;生活服务项目有待配套,产业园区内商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生活性配套未能满足需求。
【解决之道】
“当前,我市正大力实施珠西战略,努力把我市的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发展强劲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已经迫在眉睫。”王冬青表示,要完善产业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我市园区产业集聚发展能力,使园区“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实现有效对接,推动产城融合。

要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记者了解到,民进江门市委会提出该提案,前期花了半年多时间进行调研,走访了各市(区)主要产业园区。“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产业园区存在规划不科学、产城融合低等问题。”王冬青说。

“江门各大产业园区发展到今天,当初规划虽然也考虑到一些公共设施配套的建设,但是规划出台后,往往后续的投入建设是滞后的。这一点从我们调研过程中就可见端倪。例如,我们在与园区工人交谈时就发现,他们普遍反映的问题就是园区公共交通出行、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不足所带来的不便。可以说,发展到今天,如果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再不引起重视的话,必然会影响产业园区的招商和招工就业,制约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王冬青说。

“我们在提案中建议,要将工业区置于整个‘产业新城’框架内,使‘产业孤岛’向具有相对完备的公共配套设施的新城转型。首先要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的布局建设,使园区今后的发展不但满足工人就业,还能满足新生代产业工人工作时间以外的生活、娱乐和社会交往的需求,‘产’与‘城’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余松健说。

对于我市各园区缺乏市级统筹工作组机构而各自为战,各部门对园区工作虽有重视,但未形成合力的问题,该提案建议尽快组建市工业园区建设协调统筹机构,并明确各组成部门的工作职责,统一步调推进园区各项工作。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想要拿到园区的一些相关数据作为分析的依据,却不知道向谁拿。可以说,全市需要一个统筹的机构,对园区的管理进行指导和协调,收集相关的数据,对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更好地制定发展策略。”王冬青说。

加快建设公共配套设施
该提案建议,我市要加快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和发挥城市功能,其中包括改善园区公共交通服务,解决出行难;在娱乐文化精神生活方面,可以在园区内增设娱乐休闲文化广场,设立图书馆、展览厅等文化休闲娱乐场馆。提供便民服务,积极发展社区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等消费性服务业,鼓励发展外来工公寓、专家楼,不断提高区内职工、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金融、医疗卫生、通讯、学校、餐饮等要一应俱全,合理布点,尽力为区内企业员工解决吃、住、行、娱乐、购物、就医、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消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余松健认为,过去产业园区的发展更多的是注重招商引资和产业布局,也就是让工厂尽快开工创造产值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时至今日,产业园区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向创新战略型发展转变的阶段。“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把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跟上,这实际上就是产和城怎么融合的问题。逐步把产业园区内城市的一些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重视起来,把一个个园区当成小城市来建设,使它具备完善的城市功能,从而融入城市群和城市带。”余松健说。

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记者在该提案中了解到,当中提出的建议就包括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创新投融资方式,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府债券、合作共建等模式。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园区建设,积极引入工业房地产投资商,参与我市核心工业园开发建设、营运管理及招商服务,实行社会化投资、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多元化产业基地建设的模式。大力鼓励社会资本、私人资本采取PPP(即公私合作)投资模式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如学校、医院、污水处理、热电联供等有收益的项目。

“产业园区的公共配套设施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招商和就业,许多投资者看见园区滞后的配套往往打‘退堂鼓’。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建设产业园区公共配套设施是必要的,但现实问题是政府的财力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拓展资金的渠道,尝试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进来,这方面我们了解到国内许多产业园区做得比较好。例如河北廊坊市的一些产业园区,已成功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实现了产城功能的互补和可持续发展,其实这就是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余松健说。

“我们希望全市各园区能够以产城融合为目标,规划建设好园区内部及联系主城区的路网,进一步完善环境治理设施,根据产业配套好园区分布式能源供应设施,积极改善园区内部的生产和生活服务条件,创造出优良的园区环境。”王冬青说。归根结底,加快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既是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发展能力的需要,更是优化投资环境、推进产城融合的需要。

“在现有园区补齐公共配套设施短板的同时,今后新建的如轨道交通和大广海湾经济区等,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方面需要用战略眼光去科学谋划、合理布局,使产城融合得到有效对接。”余松健说。

友情链接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委托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说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24 无锡市新望房地产咨询服务有限(www.wuxic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mailto:wuxicfcom@163.com
苏B2-2011001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8030402号 技术运营:古德商务 客服QQ: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来自互联网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网络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