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粮食产量保持平稳,但粮食产业在国际市场仍处于劣势。本文对我国粮食供需品种比例、种植模式、收储政策利弊、流通渠道和环节成本、粮食加工等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借鉴了四大粮商的经营之道。
作者系王品辉、龚里,兴业证券,扑克投资家整理
1、中国粮食产业链:变革前夜,流通领域空间大
截止2014年,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全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07亿吨,同比增长0.9%;其中,谷物总产量5.57亿吨,同比增长0.8%。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也是我国粮食产量增速连续第三年出现下滑,预计未来在耕地、淡水等资源环境的约束下,我国粮食产量将保持平稳态势。
1.1、粮食供需:国内生产基本满足消费需求
从供给结构看,正常年份的粮食产量基本足以支撑国内消费。以2014年三大谷物为例,稻谷、小麦、玉米合计产量5.08亿吨,足以覆盖2014年4.63亿吨的国内消费量;三大谷物进口量合计仅0.11亿吨,主要用作粮食储备的辅助手段以及平抑国内外价差之用。
从需求结构看,随着国内人口的增长,饮食结构的变化,农产品加工、能源产业的发展,我国包括口粮消费、饲料消费、工业消费在内的粮食需求持续增长。三大类消费中,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增长较快,近几年增速保持在6.0%、1.5%;而口粮需求增速缓慢,同比保持在0.7%。从消费结构占比看,2014年口粮消费、饲料消费、工业消费占比分别为49.2%、29.0%、21.9%;分粮食品种看,目前稻谷仍是第一大消费品种,占38.9%,玉米、小麦分别占37.6%、23.5%。
1.2、粮食种植:单个农户种植模式为主,南北粮食种植分布存差异
我国现阶段粮食种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国有农场,二是建立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以农户为单位的种植。目前阶段,建立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以农户为单位的种植,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模式。2014年,农户种植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比重高达94.2%,粮食播种面积占比95.7%;但由于单个农户生产规模小,资金能力有限,很难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仍然处于粗放式的生产阶段。国有农场因其单个农场种植面积较大,故能够较好实现机械化和规模化作业,但受限于其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小,并非我国主要种植模式。
我国辽阔的国土和巨大的南北气候差异造成粮食种植的地域分割。北方以玉米、大豆和小麦为主(东北地区稻米种植量也很大),南方则以稻米为主,中部的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此外,我国粮食生产地域重心也在发生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步转移,"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日趋明显。目前黄淮海地区保持着商品小麦的主体供给地位,东北地区已成为主要的粳稻、玉米等商品粮供应地。
2014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为11272万公顷,同比增长0.7%;其中,稻谷、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分别为3031、2406、3574万公顷,合计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80%。
1.3、粮食收储:政策性收储成主渠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
政策性收储成收购主渠道,两大收购政策制约粮食市场化发展
我国特殊的国情、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使得收储环节成为我国粮食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2014年,全国各类粮食企业完成收购量3.65亿吨,较13年同比增长5.9%。粮食储备率达到40%,高于联合国农业组织18%的国际标准。同时,由于粮食收储市场存在的针对主粮品种的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政策性收储成为我国粮食收储的主要渠道。作为政策性收储主体的中储粮14年全年累计收购粮食1.25亿吨,占全国总收购量的34.2%。而按2014全年粮食总产量6.07亿吨计算,全国约20.6%的粮食进了中储粮管理的国家储备库,如此庞大的体量在全世界也极为罕见。与粮食储备率同为40%的美国相比,我国的政策性收储比例也非常之高,美国由政府主导的政策性储备仅占12%,其余88%均为民间粮食储备,主要由农场主进行,政府给予相关存储补贴并提供低息农业贷款。
如今,我国在小麦、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而对玉米、油菜籽实行临时收储政策。2004年,国务院决定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在强调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资源配置的作用,同时为更好地保护农民利益,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重点地区、重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措施。收购价由国务院定价,国家发改委发布,销售定价则实施批发市场竞价,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确定起拍价。从此,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成为影响我国粮食流通和价格形成的决定性力量。
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措施实行至今,对稳定粮食市场价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样,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政策的定价模式对促进我国粮食市场化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制约。我们认为,其主要制约影响体现在以下3方面:
(1)托市收购造成粮价"只涨不跌"现象,导致国内外粮价倒挂。
从近五年情况看,政府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后,向市场发出强烈的托底信号,粮食价格呈现"只涨不跌"态势,但与此同时,金融危机过后,国际粮价却呈现下跌趋势,导致国内外粮价倒挂。2015年3月,每吨国产玉米、大米、小麦分别比同品种进口完税价高出810元、900元和700元左右,大豆的价差更是高达1600元/吨。由于政策限制粮食进口的存在,最低收购价目前成为粮食市场价格的决定因素,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粮食的真正市场价格,抑制了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
(2)托市收购限制粮食加工企业发展空间,农民"卖粮难"问题难解决
目前市场上,农民卖粮渠道主要包括国储粮库和粮食加工企业。而从市场主体地位看,国储粮库处于绝对优势。国储粮库享有的国家政策性的支持和保护都是粮食加工企业所不具备的,粮食加工企业的市场空间受到挤压;而对国储库来说,收购主体的过度单一化也将成为弊端,不利于解决农民面临的"卖粮难"问题。
(3)连年收购导致国储库存高企,制约粮食市场化流通。
我国粮食十一连增后,目前库存量保持高位。一方面,国储粮收购越多,存储成本就越高,给国家财政的负担就越重;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国储粮顺价销售受阻,影响国内粮食流通,因此国产粮食产业链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大豆、棉花率先试点目标价格直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我们认为,此举对加速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目标价直补制度已于2014年在大豆、棉花上率先试点。大豆、棉花不再收储,启用目标价直补,市场价格由供求决定,政府不干预。与最低价收购一刀切的形式不同,目标价格制度即当一段时间内市场平均价低于事先所设立的目标价格时,国家将价差直接补贴给生产者,保证农民利益;而当市场价较高时,不发放补贴。我们认为,收储向直补的转变,意味着政府不再直接干预市场,使得农产品价格将由市场的供需决定,未来一段时间,试点农产品的价格将逐渐向全球价格靠近。直补的存在也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和种植积极性,进而保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除了大豆、棉花的直补试点外,其他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也在稳步推进。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目前生产与需求脱节、粮食流通政府收储取代市场机制的局面。
改革将以"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为基本思路,即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价格不再承担补贴农民的功能,价格与补贴分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表示,此轮改革要实现四个重要目标:其一是通过国内的市场价格回归到市场需求的水平,稳定进口;其二是不新增粮食库存;三是搞活市场,实现多元化主体、多渠道流通。与此同时,改革也要确保粮食产量不出现大的滑坡,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
具体措施方面,将以分品种施策的方式继续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主粮方面,将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直补细则已经落地的大豆、棉花方面,将进一步推进新疆棉花、东北地区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对于目前库存结余量巨大的玉米,将积极稳妥推进收储制度改革,建立生产者补贴制度。2015年玉米收储价格首次出现下调,幅度在220-260元/吨之间,意味着国家对玉米价格的管制开始松动。我们预计玉米临储政策的改革会在今年落地,将以渐进式改革的方式,现有的临时收储政策不会直接取消,而是让临储价格在保护农民利益、兼顾中央财政承受力的基础上,逐步回归市场价格,以激活下游产业。同时通过相关补贴制度的建立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
1.4、粮食流通:北粮南运成主通道,流通环节改善空间大
粮南运成流通主通道,未来仍将持续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沿海省份播种面积大量减少,从粮食盈余或基本自给状态逐渐变为粮食大量调入区,长江中下游其盈余量也在逐年减少;而黄淮海地区保持着商品小麦的主体供给地位;东北地区也已成为重要的粳稻、玉米等商品粮源供应地。总体而言,我国粮食流通呈现北粮南运的格局。
从粮食产出看,全国91%的粮食增量、75%的粮食产量、80%以上的商品粮、90%以上的调出量来自13个主产省,而其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等北方省的增粮作用尤为明显,东北地区作为粳稻、玉米等商品粮的供应地,粮食外调量占到全国的60%以上。东北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粮食的"蓄水池"和"稳压器"。
从粮食消费看,南方增长速度快于北方,主要原因包括两点:一是口粮消费增加多。2014年与2008年相比,东南四省区人口增加7.71%,同期北方四省区仅增加1.46%。除此之外,东南沿海还有大量的外来人口迁入。二是饲料加工业南方发展快。2008年至2014年,东南四省配合饲料同比增加了104.88%,而同期东北四省区增加44%,所需粮食一部分要从北方调入。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北粮南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成为粮食流通的主通道。
散粮运输比例低,流通环节改善空间大
运输是联系粮食种植和粮食加工的纽带,也是粮食供应链中重要的环节,其在粮食物流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目前,国内企业粮食运输主要以包粮运输为主,而散粮运输在流通比例中占比仅有15%,即使在主产地东北地区也仅占总量的40%左右。包粮运输中间经历环节众多,存在多次装包拆包,多次装卸的现象,粮食损耗严重,作业成本偏高。包粮运输装卸作业在时间是散粮作业的5倍以上,物流成本占销价比例高达30%。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散粮运输比例明显高于我国,在散粮运输体系完善的美国,包粮运输占比则不超过15%,澳大利亚散粮物流量更是占到全国粮食物流总量的99%。我们认为,未来随着散粮运输专列的开通以及散粮运输比例的提升,因流通造成的粮食损失将大幅减少,流通成本也会明显降低,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
我国北粮南运的主通道已经形成,从运输方式及路径看,主要包括以下两条线路:(1)由东北出发沿铁路运往北方主要港口,再走水路运往南方各地;(2)由东北出发以铁路运输直接运往南方各地。目前选择第一种运输方式能使下游贸易商获取更多利润;而考虑散粮运输比例的提高对物流成本端的影响,经我们测算,以散粮运输节约10%铁路物流成本测算,未来走全程铁路运输的方式更为经济。
1.5、粮食加工:初级加工为主,深加工盈利能力更优
我国粮食加工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现阶段整个粮食加工业仍以初级加工为主,粮食深加工虽有一定程度发展,但所占比重仍然很低。
与传统的初级加工相比,深加工业务盈利能力更优,也易于粮食企业拓展自身的经营产品链条。以四大粮商为例,食品加工业务在其收入结构中均有很高占比,各自也都建立起自身的研发部门,专门针对粮食加工领域进行科研创新;而深加工业务毛利率普遍好于初加工以及农业服务业务。在目前我国粮食企业普遍业绩不好,经营效率不高,产品趋同的情况下,企业本身急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向粮食深加工领域进发,而不只是停留在原粮的初级加工阶段。
2、国外经验:全球"四大粮商"发展历程启示
在目前国际粮食市场格局中,以美国ADM(ArcherDanielsMidland)、美国邦基(Bunge)、美国嘉吉(Cargill)和法国路易o达孚(LouisDreyfus)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它们控制着全世界80%的粮食交易量,我们习惯将其称之为"ABCD"四大粮商。本章通过对四大粮商的发展历程,商业模式等进行研究分析,从中找寻大粮商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关键因素。
2.1、四大粮商主营业务现状:百年基业,专注农产核心业务
四大粮商都是拥有近百年以上历史的跨国粮商,其中,ADM创建于1923年,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依州的迪凯特市。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农产品加工商之一,是玉米、大豆、可可和小麦等农产品加工领域的领导者,也是豆油、豆粕、燃料乙醇、玉米甜味剂、大豆蛋白、面粉以及其它多种高附加值的食品和工业原料的重要生产商。目前主营业务包括油料加工、玉米加工、农业服务、金融及其他服务四大块;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812亿美元,净利润22.5亿美元。
邦基创建于1818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其主营业务涉及农业、化肥、食品业、糖业以及生物能源;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572亿美元,净利润5.2亿美元。
嘉吉创建于1865年,总部位于明尼阿波利斯,目前是全球第一大粮食贸易公司、牲畜养殖公司,美国最大的玉米饲料加工商以及全球第一大私人控股公司。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农业、食品业、工业以及金融业;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349亿美元,净利润18.7亿美元,其规模在四大粮商上位居首位。
路易达孚创建于1851年,总部位于法国巴黎,其主营业务涉及农业、食品业、金融业以及航运业务,从事谷物、油料、油脂、饲料、大米、棉花、天然及人造纤维等农业项目,并涉及肉食、食糖、咖啡等各种食品制造;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647亿美元,净利润6.5亿美元。
专注农产品主营业务一直是四大粮商的立身之本,从收入结构看,四大粮商涉及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务收入均占比在80%以上。我们认为,专注农业主业经营成为四大粮商成功关键所在。在公司发展到具备一定规模时,也只是延伸了产业链,从最初的单纯粮食贸易,逐步拓展到加工、物流、研发、金融业务。四大粮商专注主业成为公司壮大的核心能力。
2.2、成功因素之一:全产业链布局,打造"种植+流通+贸易"运作模式
四大粮商的经营策略各有特色,但总体看,都具有一共同特点:擅长进行全球化的产业链布局,抓住世界粮食市场整合、重组的机遇,通过一体化的集团化运作,从种子、化肥等生产环节到运输等流通环节进行全球化布局,并以期货为辅助,构建全产业链。通过打通全产业链,一方面降低各环节的流通成本,将利润锁定在公司内部;另一方面,实现粮食行业内部纵向一体化有利于加强四大粮商对全球粮食市场控制力。
四大粮商凭借全球化的产业链布局,并形成一个价值传递链条,利用旗下注册于维京群岛、新加坡等避税天堂的贸易公司,将生产与加工环节的利润转移到贸易环节,实现避税,并将利润最大化。
在过去十年,四大粮商控制着将近80%的全球粮食贸易,我们认为,正是基于其"种植+流通+贸易"全产业链运作模式,使其在国际粮食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并拥有影响全球粮食价格的能力。
2.3、成功因素之二:并购助力全球化布局,物流网络遍布全球
纵观四大粮商的发展历程,并购是其进行全球化扩张,拓展经营业务范围,从而增强垄断势力的主要方式。同时,农产品消费需求多元化以及产业链一体化战略也促使四大粮商不断通过兼并收购,新建合资企业等方式,加紧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全球化布局。综合来看,一方面,四大粮商均擅长在出现经济萧条或农业危机的特定时期,在农产品生产大量过剩、中小农场主纷纷破产之际,抓住机会,借助其雄厚的资本势力,进行兼并收购,构建农产品全产业链;另一方面,四大粮商在进行全球化扩张,进入某一新市场时,往往通过收购当地知名农产企业,从而打开入口渠道。
在全球化经营的过程中,四大粮商尤其注重物流网络的建设。以ADM为例,其至今在超过140个国家拥有470多个粮食采购地点,280多个加工厂,40多所创新研发中心,2500艘驳船,27400节铁路车皮,600辆卡车,1300辆拖车以及52艘远洋船舶;而路易达孚更是拥有自己的航运业务,其船队运输规模在全球居前。基于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四大粮商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合理配置资源,在主产区建立相应的收储设施,便于粮食迅速入库;在主销区建立加工厂,通过铁路、海上运输通道加以链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优化产业链运行速度。
通过一系列的全球化运作,四大粮商业务已遍布六大洲,但功能定位上有所差异,北美、南美主要以农业生产加工为主,而非洲也正在转变为四大粮商的生产基地;亚洲和欧洲则以农产品加工和消费为主,成为四大粮商的销售目的地。
四大粮商通过将北美、南美洲生产的粮食和原料运往亚洲、欧洲等消费区,贸易上呈现出从西到东的流向,世界形成"哑铃型"产运销结构。哑铃的两端分别是数量庞大的生产者(农民或农场主)和消费者,中间流通环节则由以四大粮商为主的跨国粮食企业牢牢掌控。
2.4、成功因素之三:运营金融化,资本运作显实力
四大粮商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和金融要素结合在一起,金融化趋势显著,主要表现为日常经营与期货市场紧密结合,以及企业扩张与金融资本紧密结合。
(1)日常经营与期货市场紧密结合。首先,无论是在产地收购粮食与农民定价,还是在销地报价,四大粮商均是根据期货市场交易情况操作。其次,四大粮商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对冲市场风险。期货市场是四大粮商采购销售的虚拟渠道,与现货市场统筹考虑,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取决于敞口头寸,即现货采购的数量加上期货市场多单,减去现货销售合同,再减期货市场空单。四大粮商能够利用自己高效的信息系统和优秀的研发团队评估期现价差,预测市场趋势,把握波动节奏,套保操作团队适时在期货市场上进行操作,尽量做到采购比竞争对手价格更低,销售比竞争对手价格更高,以有效管理生产成本。四大粮商将这样的风险管理运用到从种植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控制每一个环节的敞口状态风险,以稳定甚至降低成本。鉴于期货市场对日常经营的重要性,四大粮商极力对所在国下游企业推广"升贴水+期货价格"的基差合同。另外,在进入农业领域投资时,首先考虑的是有没有对应的期货产品进行避险。
(2)与金融资本结合加快企业扩张。企业发展离不开雄厚的资本,即便是套保避险也需要巨大的资金保障,企业扩张更是需要资本支持。四大粮商借助雄厚的自有金融资本和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实施"合纵连横",以谋求利润最大化。
四大粮商旗下都设有多个金融子公司,以其资本和金融团队为母公司的其他业务发展提供信托、银行、期货、投资咨询等领域的服务和资本后盾。近些年来,这些金融子公司呈现扩张趋势,在母公司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企业的扩张仅依靠自有资本显然资源有限,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筹资是必然选择,依靠自身的实力,四大粮商积极从机构投资者、退休基金、信托或银行等投资者手中募得海量资金,利用这些资金开启新业务,并且在世界各地开展并购。
3、"两端散,中间小",两因素催生"中国版"大粮商
3.1、"两端散,中间小",产业链各环节联系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粮食产业链目前呈现出"两端散、中间小"的格局,其主要表现在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即粮食生产的分散性和粮食消费的普遍性并存。在生产方面,目前一家一户的土地耕种制度,造成粮食行业生产农户数量众多,粮食收购面对一家一户,粮食种植形式粗放,无法达到规模效益。销售方面,粮食作为低值易耗的生活必须品,除集体单位采购外,大多购买用户是单个的家庭,也就决定了粮食销售终端决胜的特点。
"两端散"使得粮食产业链呈现典型的"工"字型,核心企业对其上下游的谈判、协调、控制成本极高。粮食核心企业要获取充足的原粮就必须和一家一户的农民进行合作,要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只能广开渠道,和不同层级不同规模的销售商进行合作。
产业链中的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分散性,决定了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间很难形成很强的依赖性;而粮食产品的同质化和非标准化使消费者难以提高对特定品牌粮食产品的忠诚度,从而造成粮食企业竞争激烈,效益低下。
3.2、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粮食种植规模化将催生"中国版"大粮商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望打破政策性收储垄断模式,为粮商成长打开空间
目前国内政策性收储仍为收储主渠道,连年库存高企增加了存储成本,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也限制了国内粮食流通与相关下游产业的发展。我们认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有望打破政策性收储垄断模式。借鉴美国的粮食储备经验,我国的粮食储备在保持政府直接储备的同时,适当将一部分粮食储备任务交由下游拥有完善烘干能力、仓储网络的民营粮商将成为可能。而随着大豆、棉花目标价格制度试点的铺开和其他农产品后续改革的跟进,负责收储的国有企业或缩小履行收购、仓储、物流等职能范围,而交由市场解决。如果中储粮适当退出,一些拥有仓储能力的相关企业就能顺理成章的接替中储粮进行粮食收购,仓储,乃至物流、批发等业务。以大豆、棉花为例,每年的产量和库存量在千万吨级别,大豆收储量一般在300万吨左右,而棉花不限量收储,每年在500-600万吨左右,体量巨大。如果未来政策得以进一步拓展到白糖、玉米、油菜等其他品种,仓储、流通环节将释放出更大的空间。
此外,随着国内粮价向市场价格的回归,下游产业将受益于成本端的下降,迎来"发展的春天"。国内粮商通过对下游产业的纵向扩张有望获得巨大的利润空间。
规模化种植有利于产业链向上游整合,提升农户对粮商依赖度
未来10~20年,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势必向城镇流动转移;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现象也将导致农业劳动人口在未来20年呈现持续下滑态势。我们认为,农业劳动人口的下降将加快粮食种植规模化的进程,而粮食种植规模化有望改变产业链"两端散,中间小"的现状。
2014年,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约为2.49亿人,占全国总劳动力比重的32%,虽然比重较1980年已下降50%,但相较欧美发达国家10%的占比,仍然偏高。根据公式:农业劳动力数量=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参与率×农业就业人口占比,往后推算,2025和2035年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分别为2.03亿人和1.63亿人,与2014年相比分别下降18%和35%。假设粮食种植占用80%农业劳动人口,以14年粮食种植面积为标准计算,2014年种植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6.8亩,2025年为8.3亩,2035年达到10.4亩。
在目前农业生产分散,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的情况下,全产业链的把控成本是非常高的,这也极大阻碍了产业化的推进。我们认为,随着种植业人口的减少,种植规模化进程的加快将有助于产业链向上游整合,提升农户对粮商依赖度,并催生出"中国版"大粮商,原因包括一下几点:(1)随着劳动力数量下降,农业生产将更趋向物质化、服务化,从而打开对农业服务的需求空间;(2)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为规模化提供发展空间,而当规模化开始成为一种常态后,其内在的规模经济效应将驱使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3)农业生产方式日趋科学化、精细化,将使一些能够提供更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厂商更加受青睐,这将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提升行业的集中度。
未来,随着粮食生产规模化程度大幅提升,出于粮食仓储成本等因素考虑,农户对于拥有烘干和仓储网点优势的下游粮商的依赖度也会有所提升,这将有效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联系的紧密程度,提高大粮商作为粮食供应链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促进产业链融合。
美国经验:规模化趋势下行业利润向上下游转移,将催生全产业链布局"大粮商"
美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强国,规模化与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其强大的根源所在。通过观察美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初期,美国经历了一段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高速期。作为美国农业经营主体的农场,其数量从1935年的681万个下降到1974年的231万个,降幅高达66%;单个农场平均面积由155英亩提升至440英亩,增长近2倍。至此,美国农场基本完成规模化扩张过程,进入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农业阶段。我们认为,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是其实现农业规模化的根本原因,而当下中国有着极为相似的发展背景。
美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后,农场生产力提升带动收入增长的同时,其经营利润率却长期呈现下滑态势,从1935年51.96%下滑到2014年的17.3%。我们认为,这主要源于规模化背景下,农业生产力提高带来的板块利润更多向上下游转移。主要理由包括以下几点:(1)上游种植端,规模化经营使得农业生产更多依赖诸如农业机械,种子,化肥和农药等要素的密集投入,传统农场经营的部分利润向农资板块转移;(2)下游分销端,产量提升造成农产品短期内密集投放市场,供需错位使得粮商压价收粮,挤占部分农民利润份额;(3)农业增值服务方面,规模化经营提升对于专业化的农业服务需求,大量利润流向高附加值的农业服务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领域。
农业规模化下行业利润向上下游转移,这吸引了一批拥有资本优势的粮食企业进行上下游延伸和横向整合。国际"四大粮商"AMD、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均在规模化的进程中抓住机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布局,奠定了今后全球粮食巨头的地位。
3.3、产业链价值分布及未来粮商盈利空间探讨
产业链各环节盈利模式
从价值分布来看,整个产业链的价值主要集中在粮食种植、收储、运输、深加工以及贸易分销五个环节上。各环节上粮商的盈利模式,我们概括如下:
(1)粮食种植:与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展开合作,为农户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服务,并提供种植方案以及田间作业指导以建立与农户之间的长期合作,获取长期稳定粮源;
(2)粮食收储:收购粮食,筛选、烘干存储,赚取国家稳定补贴收入,(在粮食行情好的时间段,直接转做贸易粮)
(3)粮食运输:提供综合物流增值服务,进行粮食运输调配;
(4)粮食深加工:涉及玉米淀粉、蛋白饲料、玉米油、胚芽粕加工、精米加工等
(5)粮食分销:向下游饲料厂等客户分销粮食以赚取差价。
粮商盈利空间测算
由于玉米临储政策改革将在2016年落地,我们根据产业链各环节的盈利模式以及盈利增长点,对经营玉米产业链的粮商盈利空间进行了测算。
关键假设如下:(1)按市场平均水平,种子毛利率按45%,化肥按15%,农机按10%测算;(2)目前粮商对农户提供农业服务比例按25%考虑,未来全产业链布局后比例提高至50%,并能参与农民种植收入分成,比例按20%测算;(3)目前所收粮源中80%作为国储,20%贸易粮,假设未来国储与贸易粮比例为1:1;收储与运输环节毛利率按35%测算;(4)玉米深加工毛利率按10%测算。
我们以1吨玉米为例,暂不考虑深加工环节盈利,经过测算,目前粮商在全产业链共盈利85元/吨;而全产业链布局后盈利173元/吨,毛利率从3.5%提升至7%,盈利提升一倍。
4、投资策略
我国粮食流通领域正处于市场化变革的前夜,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规模化种植的推进将催生出与之相匹配的大型粮食流通商。我们建议关注已经开始大规模提前布局粮食上游收储、储运,下游贸易、加工等环节,并拥有完善的物流和分销能力,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市场化制度下大粮商的象屿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