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创新城市蓝皮书:上百园区未形成产业合力
发布时间:2015-11-05
来源:
点击率:2644
近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正式推2015年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蓝皮书。报告对广州市2014年创新型城市发展态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也针对广州的创新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参考。
报告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广州的新业态实现了较快发展:以通信电子、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兴消费需求十分旺盛,网上商店零售额为509.74亿元,占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的比重达到13.6%,同比增长63.1%,增速比百货店零售额高62.3个百分点。广百股份“广百宝”、友谊百货“微百货”和海印集团“海印生活圈”等一批O2O移动互联商业模式,引领传统商业创新发展。
同时,广州充分释放了创业热情。2014年广州新设立市场主体和新增注册资本分别增长29%和1.1倍,新增组织机构数量达到110887家,同比增长36%,其中第三产业新增组织机构96127家,占新增组织机构总数的86.7%,成为主要增长点。2014年1-9月新设立市场主体14.2万户,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14.8万户。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同比分别增长25%、167%和38%,教育增长323%。
在金融方面,广州2014年着力推动小额贷款行业发展,新增14家小额贷款公司,全市共计66家,注册资本达到132.5亿元,累计投放贷款295.7亿元,贷款余额153.6亿元,实现净利润7.98亿元。
在创新布局上,广州为各区制定了不同的发展目标:以高新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在南沙新区进行制度创新;在广州开发区打造生物医药创新集群;将天河区打造为移动互联网产业集聚区等。
为吸引人才,广州通过“百人计划”、“121”人才梯队项目、“博士后培养工程”、“菁英计划”工程等人才集聚工程,为广州城市创新发展引进、培养、支持了一批高端人才。截至2014年底,广州集聚大专以上学历人才资源总量288万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总量达140.9万人,技能人才资源总量达212.2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64.2万人,高层次人当前,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产业革命,正成为现代化产业的新方向,已经催生了大量的新产业,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拥有44.6万家企业、上百个产业园区的广州是否有持续创新的动力,广州应如何拥抱新产业革命?
蓝皮书《关于新产业革命时期广州发展战略的思考》一文指出,新产业革命促进了产业分工的全球化、产业制造的智能化、产业技术的融合。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
该文指出,广州市的企业数量超过44.6万家(2013年统计数据),但满眼流星,鲜见恒星,企业散小化不利于技术创新。截至2013年广州市拥有各类产业园区达上百个,其中规划的重大发展平台有16个(其中2个新城、3个副中心和11个产业集聚区),高技术产业基地35个(其中国家认定的高技术产业基地7个)。这些平台还未真正形成产学研联盟、科技资源转化机制。此外,金融和科技结合不够,广州有高达3.2万亿元的银行存贷款余额缺少用武之地。
新产业革命下,广州应如何破题?文章建议广州要将大力发展平台建设,将现有的16个发展平台注入新的技术创新资源,打通产业和技术融合。
文章认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功能依然有效,广州还要建校地协同创新联盟、技术孵化器,同时可成立第三方先进技术产业甄别机构,引进国际先进适用技术。
在引进技术中,要按照市场需求,尊重企业意愿,发挥企业积极性和能动性。政府应当统筹各领域引进技术的类型、规模、进度、来源等,完善技术转化平台,发挥专利市场、技术市场、股权交易等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促进产学研金一体化。在技术引进中,培养引进一批高端科技人才,实现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避免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实现广州科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广州制造业面临着越南、缅甸等发展中国家以更低生产成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双向挤压”。转型势在必行,但方向在哪?蓝皮书《广州发展智能制造业对策研究》一文给出的答案是:智能制造业。
蓝皮书中指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业不但是广州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推动广州市工业转型升级、控制产业制高点、重塑制造业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智能制造的实质是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的高度集成,这是一个走向创新驱动的过程,将深刻地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广州具备发展智能制造的良好基础。皮书中提到,广州市目前拥有智能信息处理、工业机器人技术、感知技术、复杂制造系统等一批智能制造技术,初步形成了以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新型传感器、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同时已经培育出了广州数控、日松、启帆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和以广州网能产品设计有限公司、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3D打印领军企业。2014年,全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值规模近150亿元,位居广东省前列。
尽管已有技术积累,但广州的智能制造业与天津、深圳等城市相比,不但产值规模偏小,仅为天津滨海新区(300多亿元)的52.7%、深圳(200多亿元)的79.0%,还存在中长期发展战略缺失、技术体系建设落后、龙头企业实力不强等问题。这凸显了广州市智能制造业发展滞后的现状,但也表明广州市智能制造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文中建议广州学习借鉴国内外发展智能制造的先进经验和举措,按照“市场主导、创新突破、引领产业”的发展思路,编制广州市智能制造业发展规划,制定智能制造标准化路线图,出台实施智能制造专项行动计划,重点支持核心智能制造技术研发,重点突破智能制造装备集成及工业软件创新,全面普及制造过程数字化、智能化与管理信息化,确定在系统架构、基本原理、技术系统、组织流程等重点领域的标准化需求,明确时间表、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