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国家发改委批复为期3年的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实施方案,原则同意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苑科技园等39家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实施方案。
那么国家试点和发展低碳工业园区有何战略意义,什么样的园区能被冠以“低碳”,与普通园区相比低碳工业园有何特征?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对此做了解答。
杨建国:国家通过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鼓励园区以实现低碳发展为目标,突破限制,探索出一套可行性、可操作性、可推广性强的实施方案,形成低碳工业园区创建的合力。
但试点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其背后是一整套发展逻辑的转变。
首先,从全球来看,为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化发展既是必要,也是必需。
其次,我国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矛盾,资源环境约束加大,通过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探索低碳发展新模式,转变当前过多依赖能源资源物质投入、盲目追求规模的粗放发展模式,对于提升我国工业园区低碳发展水平、促进我国工业低碳转型、推进我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有重要作用。
再次,生态环境问题,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同样还是政治问题和民生问题。低碳工业园试点建设,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具有重要意义。
杨建国:虽然近几年,我国先后出台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工业行动方案等政策,逐步开展工业领域低碳产业园区试点示范建设,但低碳产业园、甚至低碳经济都还是个相对新鲜的词汇。国家没有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设模式,也没有低碳园区评价标准,没有具体的参照指标,许多园区只能走“自己的低碳路”,对参与申请的产业园区来说,对其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状况,没有一个严格固定的概念。
在我看来,一个成熟的低碳工业园区,一定都做好了四个低碳化:产业低碳化、能源低碳化、管理低碳化和基础设施低碳化。
杨建国:最主要的区别就一条:与其园区相比,低碳工业园的核心都是围绕着低碳来的,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一种倒逼机制。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园区本身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压;另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产业园区还要做到更环保、更低碳。这就逼着产业园区不能不创新,不能不想方设法地将低碳的理念,彻底融入园区生产、管理、运营的全过程。以招商引资为例,低碳产业园自然会有更严苛的园区低碳生产和入园标准,会对高碳落后产能和企业进行强制性淘汰,对入园企业和新建项目实行低碳门槛管理。
具体到单个园区的成功案例,我举两个,一个是苏州工业园区的“绿色土地出让模式”,即将建筑节能指标与土地出让挂钩,开发商在申请土地的时候必须做好低碳规划,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拿到土地;一个是嘉兴秀洲工业园区的“低碳产品研发+低碳工厂建设”模式,该园区厂房屋顶上有国内最大的分布式屋顶光伏格,园区内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形成了研发、制造、检测和运维一体化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