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部署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用新模式汇聚发展新动能。本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600亿元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如此密集“出招”扶持创业创新,意义何在?600亿元国家基金,如何通过市场化操作,源源不断为中小企业“输血”?
自从去年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夏季论坛期间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创业创新的浪潮正在全国各地兴起。上海要打造科创中心,深圳打造创投之都,北京更是开风气之先,个别区域已经成为创业创新的圣地。在最近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指出,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和网络众创平台,“以众智促创新”,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吸引更多人参与创新创造,拓展就业新空间,培育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 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初创企业发展,国家财政还拿出真金白银,建立总规模为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由中央财政出资150亿元,吸引民营和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共同参与。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一些中小企业生存艰难之际,国家密集“出招”扶持创业创新,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因为它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创业创新之所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说,关键在于生产结构模式的改变。 叶檀:说到底,它是一种生产结构模式的改变。前30年的模式是,通过制造企业和重工业,用大量的资金把人员聚集在一起,把产业链聚集在一起。现在通过创业创新的方式,资源要打散掉之后重新聚集,聚集的方式是围绕在一个个创新的比较小的企业身边配套的服务链条,这是一种新的资源聚集方式。 600亿元国家基金,将通过怎样的市场化操作,源源不断为中小企业“输血”?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说,将采取“让利”的方式提高基金的募资能力。 许宏才: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投资风险比较高,为了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国家出资所持股权收益可以适当让利,包括在存续期内分红的时候,对门槛收益率以内的收益,社会出资人优先分红。 有公众不解:政府资金带动社会资本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并通过市场化运作赚到了钱,为什么要让社会出资人优先分红,国家出资收益适当让利呢? 对此,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解释,“财政资金投资中小企业,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让中小企业更好地创新、更快地成长起来。”过去,财政资金补贴一家企业或是一个项目,都是“一锤子买卖”,钱给了企业就收不回来了。而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后还可退出来,再把钱投到其他初创期的企业上。 在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张连起看来,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是创新投融资体制的重大尝试。 张连起:这次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显然不是行政性资金,它是一个国家版的种子基金、梦想基金,是中央财政撬动社会资本的投融资平台。这项基金不仅能缓解我们现在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也可以增加就业和“双创”的动力,更是一个创新投融资体制的重大尝试。 如今,创业创新正在成为一种潮流,支持与呵护它们的氛围也逐渐形成。不过,现实并不轻松:一方面,大量创业创新,资源相对欠缺,遇到各种现实困难;另一方面,政府和社会机构对创业创新的扶助作用还不明显。为此,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政府要当好创业创新的“娘家人”。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无疑是国家在财政政策上精准发力,经济转型升级战略再跨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