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海门立市之本。昨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加快我市制造业固本强基、提档升级,将海门打造成为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我市出台《中国制造2025海门实施纲要》。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新目标,以“510转型升级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新兴产业快速扩张,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形成了机电船舶、医药化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食品轻工、冶金产业、建材产业等七大支柱产业。近年来,七大支柱产业中,以新兴产业为主要支撑的机电船舶、医药化工、电子信息等三大产业位居前三位,成为拉动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强引擎。《中国制造2025海门实施纲要》的实施必将推动我市制造业迈上新台阶。
据介绍,《中国制造2025海门实施纲要》确立了5年、10年的目标,包括指标体系和重点发展的产业。5年目标:到2020年,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全市制造业产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掌握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着力培育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级工业企业2至3家。
10年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制造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在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结构优化、绿色发展五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力争达到50%;着力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级工业企业达到5至6家。
指标体系:围绕五年和十年目标,共分为5大类18个指标。创新能力方面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企业每万名职工中科技人员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亿元产值发明专利授权量等3个指标。质量效益方面包括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制造业增加值率、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等3个指标。“两化融合”方面包括发展水平总指数、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化率、产供销财管理集成覆盖率等4个指标。结构优化方面包括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100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数、10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数、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等4个指标。绿色发展方面包括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幅度、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幅度、单位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幅度等4个指标。
做优做强四大主导产业:装备制造、现代家纺、电子信息、轻工建材。做特做大十二大新兴产业,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材、现代建筑、高端数控机床及机器人制造、新材料、新型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做精做专制造业服务化产业,如高端物流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产业。(刘海滢 马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