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站   苏州站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会员登录

登录名
密码

热门新闻

行业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让该倒闭的厂倒闭 “火烧屁股”大批干部变身招商专员 力推温商回归输血
发布时间:2015-05-26 来源: 点击率:1925

“不是很乐观。”前阵子,浙江省(温州市)电器协会执行会长黄忠平密集走访了80多家本地电气企业,他对记者总结道。


  电气产业是温州市五大传统产业之首,年产量占全国60%,被称为“中国电气之都”。电气产业的现状是温州经济的缩影。今年一季度,温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长6.9%,较去年同期微升0.1个百分点。然而,这一增速不仅低于全省8.2%的平均增速,也低于全国7%的平均增速,在浙江省各地市的排名中,位列倒数第三名。  虽然挣脱了早几年全省垫底的位置,但全省倒数第三的地位,依然岌岌可危。2014年,温州全年GDP还领先绍兴37亿元。但到了2015年一季度,绍兴的GDP增量超过温州70亿元。

《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将温州和杭州、宁波、金华-义乌共同定位为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但温州的经济增速不仅低于同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杭州(8.7%)、宁波(9.2%);甚至低于相邻的欠发达市丽水(7.3%)。  民间借贷风波爆发以来,温州历经负增长、低增长到恢复性增长。目前仍处在全省“倒数”行列的温州,如何挣脱倒数魔咒,重返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

该倒的就让它倒
  “温州还没有完全从民间借贷风波里走出来,部分企业还深陷在‘两链(资金链、担保链——记者注)’危机之中。”温州市经济学会会长、温州市委党校教授朱康对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说,在“两链”危机之外,有的传统优势产业如制鞋、服装生产线闲置率较高,产能出现过剩。温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服装业、制鞋业发展放缓,增加值同比只增长3.0%、2.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开局平稳、位次前移、结构优化、加速回暖。”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表示,在28项经济增长指标中,在全省位次明显前移的有14项,其中前移6位以上的有6项。但他同时强调,要防风险,综合施策化解资金链、担保链风险。温州市统计局分析,今年一季度,温州市不良贷款率高达4.53%,升高趋势明显。全市34个行业大类中,仍有11个行业出现负增长。
 其中,占工业增加值近两成的电气产业就是“晴雨表”——黄忠平感叹,前几年,当地政府拿出几个亿的应急转贷基金,拼命救一些老板跑路的企业,明明已经产生不了效益、利税了,一旦把挂的“盐水”拿掉,企业就会死掉;今年起,政策风向突然变了,“该倒的就让它倒”这种话放了出来。“这是两种极端。”黄忠平说,受此影响,一些因老板跑路、受互保牵连而资不抵债的企业撑不住了。以前有的电气企业不敢对外说互保情况,现在因债务清偿而进入司法程序,结果发现厂房等资产缩水,才知道家底没有多少钱。

  除了下行压力大的传统支柱产业之外,产业集聚区的经济数据也不容乐观。2014年浙江省统计监测数据显示,在全省14个集聚区中,温州在投产企业数量、产业增加值、企业利税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指标排名中位列倒数。 浙江省统计局分析,在温州产业集聚区,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严重,同期利息支出上升,企业财务压力不断加大;人均产出、亩均税收、亩均工业总产值处于集聚区较低水平;核心区入驻企业少,产业集聚度不高。
  为了寻找经济新引擎,5月初,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强调,加快发展网络经济、时尚产业、休闲旅游。4月底从杭州市常务副市长赴任温州市代市长的徐立毅则提出,结合时尚之都建设,进一步抓好城市商圈转型发展,积极培育信息、文化、健康、养老等新的消费热点。

  但一位温州本地经济学者表示,温州的产业衔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靠引进一两个企业就能完成。短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市时尚产业都无法形成支柱产业。地方政府要做的,关键是把经济环境营造好,要倒逼过剩产能给新兴产业腾出空间。
 万亿投资
  就在经济专家为产业替代思忖时,吴松海想求助于他在上海的浙江老乡——去年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第25位的上海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  温州在全国有260多家地市级以上商会。去年10月,温州市城管与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吴松海,被任命为招商小组组长,常驻上海浙江商会、上海温州商会,而上海复星集团是上海浙江商会的会长单位,与温州企业家联系紧密。几乎与吴松海同时,30多名温州市副处级、科级后备干部被任命为招商专员,派到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温商集中的重点城市,“当好服务员、代办员、信息员,从项目对接、考察,到签约、落地,全程服务”。

  “不在招商,就在去招商的路上。”吴松海每周有三分之二时间呆在上海,把商会作为招商平台,即便回到温州,也要陪同客商组团到处考察。就算没有项目提成拿,但温州市委市政府会对吴松海这类招商专员进行专项考核,并与一般干部的年度考核、绩效考核挂钩。“温商是温州发展的一号资源。”吴松海说。在朱康对看来,温商回归对当地经济有没有意义,关键要看外地温商投资的产业和领域,对本地产业转型升级有没有带动作用。
  接触复星更深一层的考虑恰是,该集团以医药起家,如今投资领域扩大到医药、地产、金融、文化旅游、时尚产业、养老养生等门类,大部分产业与温州发展的都市产业、现代产业相契合。

  目前,温州市农投集团名下的温州养老中心项目合作事宜,已与对方进行深度对接,基本达成下一步合作的共识。

  温州有历史悠久的行商传统,160多万温州人遍布国内各地。基于此,温商回归囊括了产业回归、资本回归、高端项目回归、总部回归等四层面,今年又新提出贸易回归——青山控股集团被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亲自引回温州后,一下子成为温州市最大的企业,“高管工资都在温州发,所得税因此留在了温州”。
  吴松海回忆,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不止一次讲过,外出考察、调研、参会时,温商回归主题讲的次数最多。陈一新近日要求,深入实施“温州赶超发展三年超万亿投资计划”和“温商回归三年超三千亿工程”,加大精准招商力度。要实现“三年超三千亿”的目标,吴松海说,至少一年的投资额要达到1000亿元。

  吴松海向经济观察报坦言,外地温商巨头大部分也在本土起步,随着企业不断壮大,最后因为种种原因,部分离开了温州:一是温州“七山二水一分田”,土地资源紧缺,土地价格较高。如今,通过围垦工程大大拓展了发展空间。二是投资软环境有待改善。有上海温商告诉吴松海,其实自己是想回来投资的,但家乡过去不重视,办事情都要到处找人。如今,温州市政府推出了效能监察和问责机制,土地、税收等政策优势也显现出来,每年春节后第一天,温州市大张旗鼓表彰温商“功勋人物”,让他们“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利益,乡亲面前有荣光”。

  截至目前,总投资额218亿元,但实际到位资金仅30.8亿元,其中,上海招商组实际到位资金11.08亿元。一位招商专员表示,之所以总投资额与实际到位资金存在较大差距,有两个原因:一是签约项目的政策处理、规划指标工作还做得不到位;二是项目对接深度不够,对方投资计划还没有安排,为了签约而签约;三是投资项目审批还需要进一步提速提效。
 金融“温军”输血实体
  “2011年爆发的民间借贷风波,就是过度依赖间接融资造成的。”朱康对坦言。民间借贷风波爆发三年多后的今天,温州市金融办数据显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35.58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为41.75%,比金改之前提高2.71个百分点。然而,这一增速仍然难解本地企业资金之渴。温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温州存、贷款分别仅增长1.7%和2.8%,增幅回落明显。

  “坦白讲,温州金改还没有达到预期,解决草根经济和草根金融‘两张皮’,解决产业空心化,光靠银行系统是远远不够的。”曾受邀参加“温州金融改革与发展20人专家论坛”的厦门大学金融所副所长江曙霞告诉经济观察报,解决两多两难(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问题,应通过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来实现。

  在稳增长的新阶段,新型金融机构输血实体经济已成为绕不过去的议题。今年3月底,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简称“温州金改”)三周年之际,浙江省温州市金融改革领导小组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简称“温州金改新12条”)。其中提出多项举措:“加快筹建民营资本发起设立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积极引进和发展信托、金融租赁、消费金融公司等专业机构”。
  至此,一支金融“温军”浮出水面。温州金融办综合处处长刘逍告诉经济观察报,民间资本将获准投资于证券、保险等持牌类金融机构,打破民资进入金融业的“玻璃门”“弹簧门”,完全由民间资本主导,甚至连“国资背景”“国资参股”都不需要了。

  “这些总部设在温州的正规金融机构,相对于省外银行尤其是全国性银行,更容易接受市政府的协调,确保他们与企业渡过难关。”温州本地一位金融人士分析。

  “打头炮”的温州民商银行近期正式开业。对这家国内首批开业的民营银行,黄忠平说,过去在温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一见经济过热,企业扩张,“钱要多少给多少”;一见企业资金链困难了,又急于抽贷、压贷、限贷,导致本土企业和地方经济雪上加霜。现在民营银行是民营企业开的,钱是自己的,就要先把企业家了解充分,把账本看透了,才敢放贷给它,这样的贷款才会让人放心。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的正规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机构发展长期不协调,正规金融机构一家独大。”刘逍说,这些正在筹建的直接融资“温军”,都是“温州”二字打头,可以绕过银行的间接融资系统,直接给本地实体经济输血。刘逍透露,温州证券公司即将获批,预计将在年内成立;浙江省内温州、嘉兴同时在申请保险牌照,温州保险公司在积极争取中。这些机构的主发起人都是温商,方案已经报到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

  更直接的办法,是通过政府投资撬动民间投资。江曙霞建议,温州市政府出面成立“温州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产业投资基金”。

  她的建议在“金改新12条”得到体现:“发展创投基金和产业引导基金,积极推动省级政府性引导(投资)基金在温州设立参股子基金。”派驻上海招商的吴松海透露,他正重点招引两个产业基金资本回归,一是上海温州商会副会长郑胜木和原申银万国总裁阚治东合作在温州注册的文创基金,总投资10亿元,一期募集2亿元;二是聚焦温州新生代创业的创投基金。

友情链接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委托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说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24 无锡市新望房地产咨询服务有限(www.wuxic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mailto:wuxicfcom@163.com
苏B2-2011001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8030402号 技术运营:古德商务 客服QQ: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来自互联网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网络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