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20位知名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2015年的经济风险在于,积极准备风险应对预案的前提下,保持宏观经济运行基本稳定,防止外部冲击与内部冲击叠加。
我国可期的创新驱动突破将主要体现在体制创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形成创新驱动,2015年将继续闪耀光芒。
针对2015年具体的宏观政策,经济学家们认为,降息仍存在空间,有的专家甚至指出,至少有2次降息。
虽经过2014年年末对地方债的分类甄别,新预算法也将对地方债的管理,提出更具体的要求,但地方债仍存在一定风险。
“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将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第三年。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20位知名经济学家的采访,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2015年经济增速应该维持在7%-7.5%之间,居民消费价格在1%-2%之间,但是2015年经济下行因素仍然存在,需要通过改革来释放经济的新动力。
同时货币政策也需要进一步放松,除了物价下行因素以外,还应考虑继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少债务风险。
国家统计局将在2015年1月中旬公布2014年的经济数字。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考虑到2013经济总量比原先提高了近2万亿元,2013年经济总量比原先提高了3.4%,最后2013年的经济增速可能要调高。
再考虑国家实施核算制度改革,研发投入等将计入GDP(地区生产总值),最后2014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会达到全年7.5%的指标。而2005年经济增速可能会放慢,但不会低于7%。
2015年我国可期的创新驱动方面的突破将主要体现在体制创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形成创新驱动,2015年将继续闪耀光芒。
经济将整体稳定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经济学家普遍认为,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为7%以上,乐观预测认为,2015年经济增速可以达到7.2%。居民消费价格一般在2%左右,有1-2名经济学家认为,可能物价增速为1%-2%之间,甚至低于1%的可能性也存在。
经济学家一般认为,2015年的就业形势很好,一般认为,调查失业率在5%左右,与2014年相比,比较稳定,但是也有少数经济学家认为,2015年的调查失业率可能在6%左右。而2015年的广义货币增速,一般在12%-13%左右。赤字率则一般在2.1%-2.5%之间,但2015年赤字率比2014年的2.1%比例要高。
对于2015年的投资、出口等,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金融分析师唐建伟认为,2015年的同比增速可能会降低,比如2015年投资增速可能在15%左右,而出口增速可能在6%左右。
对于2015年经济增速可能低于2014年的情况,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正常表现。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研究员、高级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保持个位数的增长,而不要去纠结具体是多少数字。
经济增速放慢,“这不代表我们的经济进入了一个糟糕的状况。从中国自身来看,我们现有的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了。过去的经济发展存在后期问题,比如高污染等,这说明经济发展存在水分。”左小蕾称。
经济增长呈高速渐进的放缓,这个变化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变化。所以,中国要顺应规律向适合新常态的新结构,新的增长动力的方向求变。新常态是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难得的新的战略机遇期。
但是也不能认为经济增速放慢,就没有风险。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2015年的经济风险在于,积极准备风险应对预案的前提下,保持宏观经济运行基本稳定,防止外部冲击与内部冲击叠加,我国仍有条件避免系统性风险集中爆发。
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表示,2015年需要警惕美联储加息和美元走强对人民币汇率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
也有部分经济学家认为,2015年经济的风险在于需求过低,比如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可能为负数,全年下降2%-3%。
也有经济学家认为,2015年需要避免出现通缩。北大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 蔡志洲认为,目前,整个中国经济处于产能过剩的阶段,大部分商品都是供给大于需求,整体物价会稍微走低。随着中国经济的恢复,价格指数会慢慢上去,但不可能总是很低,否则经济增长是不能持续的。
应进一步改革释放新动力
而针对2015年经济工作,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需要通过改革等来释放新的动力。
国开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濂认为,短期可以要素扩张、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提振经济增长、维持经济稳定。但是2015年我国可期的创新驱动方面的突破将主要体现在体制创新上,通过体制创新来为企业松绑减负并拓展市场的空间和深度,激励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昌盛认为,经济的新动力,信息化与传统产业融合是主要突破方向,智能制造会有进展。也有学者认为,通过自贸区改革,可以释放经济新动力。李雪松也认为,自贸区需要加快与负面清单以及事中事后监管相配套的改革以及金融领域的改革,2015年要加快审批、价格、金融、财税、垄断行业、投融资体制等领域的改革。
也有学者指出,经济的新动力在服务业。
“发展服务业和创新产业,意味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结构。而经济发展新动力是什么,该怎么引导新动力,这些都要交给市场去讨论。”左小蕾表示。
唐建伟表示,一方面是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比如三产的比重要提升。另一方面,要由过去依靠投资转为消费。投资中不合理的部分,以及消费中浪费的部分,都要挤掉。
考虑到国家统计局将2013年服务业比重调高了,下一步服务业需要从数量增长,转为服务质量的增长,开发和降低门槛,增加其规模效益,提高服务业产率,对居民是十分有利的。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和行政体制的融合就是非常典型的创新驱动,2015年将继续闪耀光芒。” 郭濂说。
也有专家认为,核心还是要发挥市场的作用。搞价格改革,可以抬高物价, 这种强行加给消费者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只有市场的需求增大,才可能真正地提高产品价格。“不然只能是一厢情愿和推行后更大的亏损。”
更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2015年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要超过投资,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最低。关键是要加大改革力度,改革是政府的自身革命。也有经济学家提出,改革要在PPP及特许经营领域、户籍制度领域有所突破。
仍存降息空间
针对2015年具体的宏观政策,经济学家们认为,降息仍存在空间,有的专家甚至指出,至少有2次降息。
不过这种降息,并非因为物价水平低和通缩的压力,而主要是企业融资成本高。
“2014年11月央行实施结构性降息(贷款利率降息幅度超过存款利率下降的幅度),是央行担心货币成长过多导致更多的呆账坏账,也就是说现在有大量的资金投放企业和大银行,所以要进行资金回转,而不是为了考虑物价。所以应该进一步适当地放宽经济政策,对市场产生一个小的回暖。”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分析。
也有学者认为,2015年货币政策还要强调适度。
花旗中国前经济学家沈明高认为,2015年上半年预计会有两次降息。降息既不是改革,也不是刺激,而且一定要把降息和刺激分别开来,财政赤字2015年预计是2.5%,实行“中央政策加杠杆,地方政策减杠杆”,将地方的债务交给中央来处理。避免未来产生扭曲。
也有学者认为,财政政策也要进一步发挥力度,减税利润仍不够。
财政政策有力度,一方面体现在赤字率可能增加。2014年赤字占GDP(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是2.1%,2015年可能要到2.5%。另一方面,财政支出也要加快,2014年仍旧存在年底突击发钱的情况,2015年可能要做出调整。此外,在财政上,减税也需要实质性动作。赤字率可能会略有增加。
唐建伟表示,所谓的松紧适度,就是要提高灵活性。在稳健的基础上,也有可调动性。需要放松的时候不能一成不变。出于经济下行压力大,市场流动性不高,调整利率是很有可能的,包括存款准备金也有可能要调低。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2015年货币政策降息空间比较小,实际利率会往上走。财政政策还是要更加积极些,原先几年的赤字率实际并未达到。
地方债规模不会缩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要实施更有力度的积极财政政策,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指出,这意味着2015年财政赤字规模相较2014年1.35万亿会有所增加,由于赤字规模需经全国人大审批,很有可能会坚守3%的底线。
继续保持一定的政府支出,也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2015年是否会继续减税,专家看法有所不同。
受经济增速下滑影响,财政收入也告别了高速增长时期,部分省份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使得财政收入增速下滑得很明显。有专家认为进一步减税空间不大,重点要抓落实;但也有专家指出,减税能减轻企业负担,也能提振经济,可能带来更多税收。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表示,营改增会带来一定的减税。个税、企业所得税还有减税空间。以前出台的优惠政策,2015年还可以将这些优惠覆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惠及更多企业。
虽然未必会出台针对某个具体税种的减税,但继续减免或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仍然是可以期待的。再者,通过预算管理制度改进,唤醒沉淀的财政资金,能使积极的财政政策更能发挥效益。
2014年财税改革动作频频,但很多改革落实情况,还要看2015年的具体实施,如新预算法的实施,目前预算法实施条例尚未出台,使得新预算法的落实存在一定弹性空间。外界较关心的诸如对地方债的规范,如地方政府举债限额、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具体操作方式等,还有待政策进一步明确。
“地方债的问题国务院文件已经作出规定,预算法中也做出了规定。2015年需由国务院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才知道。地方债的规模不会缩小。”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表示。
虽经过2014年年末对地方债的分类甄别,新预算法也将对地方债的管理,提出更具体的要求,但地方债仍存在一定风险。那些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大,进而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较大的省份,如煤炭石油资源省份的山西、陕西、内蒙古,这块风险可能会加大;另外,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也会加剧部分地区的风险暴露;再者,或有债务因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相较政府直接承担偿还责任的债务而言,风险较大。
2015年财税改革方面,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税制改革仍会有动作。如何进一步提高预算公开透明度以及跨年度预算编制等,都有待落到实处。具体税制改革方面,营改增将覆盖到全行业,资源税也会进一步扩围,消费税也会进一步调整。但房地产税方面,不同专家有不同看法,有专家认为按照财税改革时间表来看,2015年房地产税方案有望提交全国人大,但也有专家表示房地产税尚有很多问题没解决,还需进一步研究讨论。
对于2015年财税改革可能的亮点,刘尚希认为,资源税、消费税还没有明确通过全国人大来推进改革;环境税要通过人大立法来推进改革。个税现在已经形成法律,需要通过修法来改,更为复杂。环境税和房地产税2015年是否能出台还是个问题,这取决于立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