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站   苏州站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会员登录

登录名
密码

热门新闻

行业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企业抱团落户粤东西北产业园区
发布时间:2014-05-12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率:3617

广东在全国最早一批启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经过多年,“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广东,除了迎来一批“新鸟”“好鸟”,一批“老鸟”也借此浴火重生。如今,站在新起跑线上的广东,正着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腾笼换鸟”,“新鸟”进笼,“老鸟”去哪?翻看产业转移升级的成绩单,珠三角的“老鸟”—空气能企业“抱团”落户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就是一个有说服力的案例。近日,南方日报记者探访河源市龙川县,追寻“老鸟”迁徙的足迹,还原“老鸟”浴火的历程,试图以此诠释转型升级的一条可行路径。

企业要“出嫁” 园区“寻新娘”

空气能(又称空气源),是空气中所蕴含的低品位热能,属制冷行业分支出来的产业。常说的“空气能”指的是“空气能热水器”,耗能比电热水器节省约4.5倍,也是未来取代空调的新型环保产品。“整个行业如今只发展了10年左右,产业基数虽小,每年却保持80%—100%的增长。”华天成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建毅介绍,如今格力和美的等都有参与这一领域,未来市场潜力十分看好。

多家空气能企业的老板告诉记者,空气能产业在经过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后,现有珠三角地区的厂房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寻求产业转移已经迫在眉睫。但是,转向哪儿更是个问题。

天仕达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宗烈回忆道,“当时我们佛山、东莞一带13个空气能企业都在找地方转移,着急却没有头绪。而且空气能企业分布分散,如果是一家、两家空气能企业转移到外市,生产成本特别高。这些因素制约了行业发展”。

另一头,龙川县政府一直苦苦求索,什么样的产业才适合龙川?地处粤东的河源市龙川县,生态资源优势突出。作为国家生态发展区,龙川有大量空置的土地,毗邻新丰江水电站,水电供应充足,劳动力既稳定又便宜。

“大方向是要因地制宜,符合当地发展、优质、有发展前景和技术含量的产业,哪怕高门槛准入。”深圳南山(龙川)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张波说。

创新招商方式 企业抱团转移

地理优势不明显,是龙川产业园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一次无意的乡贤牵线,龙川园“联姻”空气能产业的商机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2012年5月,龙川招商小组在深圳招商时,听到在深圳发展的乡贤、深圳市永利五金弹簧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钟伟艺无意中透露,佛山市有空气能企业正在谋求“借外建厂”发展。

经过几次探讨磋商,招商团队一致认为空气能产业是一个发展空间大的朝阳产业。龙川县长韦钦强带领招商团队立即前往上述企业洽谈。“经过多次沟通,佛山这家空气能企业被龙川县长亲自上门招商的真诚打动。”钟伟艺回忆道。

然而,空气能制造是一个链条产业,若单个企业转移到龙川,单打独斗的局面势必造成生产成本高,还会面临信息不通畅、专业人才缺乏等发展困难。招商团队在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思路:“抱团”转移。即将散落在珠三角各大小城市的空气能上下游生产企业集聚起来,整机生产和零部件生产企业一起引进。这种“抱团”式转移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行业竞争力。

事实上,龙川园“聪明”的地方在于抓到空气能产业的发展需求和产业特征。“企业‘抱团’过来就可以降低成本,终结单打独斗的模式,集聚做大,产业链也会逐步完善;而我们作为产业转移园也有了主打产业。”张波说。

经过一年时间,在产业集聚等新颖理念的指引下,龙川吸引珠三角地区驰名的空气能企业“抱团”转移,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的支持下,积极搭建空气能产业发展平台。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21家空气能企业落户产业园,总投资26.3亿元,预计年产值达30亿元。其中,广州西奥多冷热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等4家中国空气能十大名牌企业加盟龙川……

2012年12月18日,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空气能产业集群项目签约仪式中,来自东莞、佛山、南海、顺德、广州、中山、珠海等市(区)的55家空气能制造生产企业负责人参加了签约活动,18家空气能制造生产企业签署投资协议,“抱团”入驻龙川。

对于龙川能够成功与空气能企业“联姻”,韦钦强表示,“企业搬迁不等同于产业转移,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在产业转移上分得一杯羮,必须为企业创造新的发展动力,这就需要政府为企业搭建新的发展平台,这样才是经济增量的优化,而不是将经济存量由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产业集群助力龙川经济提升

记者走访龙川产业园区时,华天成总经理郭建毅说:“选择龙川,一是给我们适合落户发展的土地,二是税收返还优惠政策,三是对企业办证的扶持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郭建毅提到的对办证的扶持力度,即龙川在全市创新实行的项目“代办制”,专门帮助企业代办落地手续,实行“一卡、一牌、一证”的保护制度和项目投资限时办结制度。比如,入园投资的企业一概不用亲赴建设局、国土局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只需选择让代办小组去办理。这一行动迅速赢得众企业的认可。

此外,龙川当地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减免地方收费,为企业减负。自2012年8月开始,龙川先后出台了《南山产业园优惠办法》等4份文件,除了在用地、用电、用水上给落户企业最大优惠外,免收64项行政事业收费,5项有偿技术服务费用按现有最低标准减半收取。

那么,“老鸟”的到来改变了什么?

一方面,珠三角的“老鸟”到“新巢”后,自身实现了涅槃,成为“凤凰”。龙川产业园区致力创建“一基地两中心”(全国空气能产业基地、空气能产品检测中心、空气能产业研发中心),助力空气能产业摆脱在珠三角分散、传统的状态,真正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等系列新能源利用和节能环保产品于一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另一方面,这只“金凤凰”的到来也将龙川变成了“金凤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提升。目前已有21家空气能企业签约落户,合同投资总额26.3亿元。其中有16家企业已经开工建设,5家筹建,另有20多家企业有意向落户,准备签约。目前落户的空气能企业将于2014年年底全部建成投产,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30亿元以上,预计税收可达3亿元以上,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

随着空气能企业的不断集聚,龙川产业园区吸引了更多的“好鸟”。预计到2020年,入园的空气能企业可达100个以上,投资总额可达120亿元,预计年产值可达150亿元以上,预计税收可达15亿元以上,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0个以上。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赖天生视察龙川南山产业园时给予充分肯定,表示将帮助支持龙川将该园区打造“广东省空气能生产基地”、“广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广东省空气能产品检测中心”、“广东省空气能生产研发中心”。

目前,龙川空气能产业集群建设的步伐更加扩大,2014年2月24日,广东省质监局统一批复“广东省质量监督热泵空调产品检验站”落户龙川。这是省内第一个空气能产品检测中心。

陈宗烈认为,“检测中心建成之后产业园内产品检测不出园,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提升了产品竞争,也有利于做大做强企业。另一方面,周边省份也能来龙川检测产品,提升了整个龙川产业园的知名度,有利于园区招商,继续扩大整个空气能产业集群规模。”

记者述评

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助粤东西北振兴

去年广东经济规模首次突破万亿美元,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功不可没”,其中又以各地产业园区的表现最为抢眼。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省产业转移又掀新篇章。今年一季度,粤东西北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快于珠三角和全省,后发追赶之势喜人。

在粤东西北振兴战略中,产业转移园、交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同为“三大抓手”,但这三者之间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从去年初开启并强力推进的“交通大会战”,正在逐步破除产业转移与后发地区发展瓶颈。

世界发展经验表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重组经济地理”,可以概括为3点:缩短距离、减少分割、提高密度。而广东提出“三大抓手”的思路亦正是如此。

同时,在粤东西北振兴战略中,“促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成为一大关键词。从提升产业园区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到完善产业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再到健全产业园区投资建设运营机制,以园区经济为抓手,振兴战略为粤东西北地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实现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

随后,广东调整了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全面对口帮扶关系,开展新一轮合作共建产业园区,促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推动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据统计,2013年,我省产业园区效益得到进一步显现。据园区统计上报,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2013年共实现产值4942.9亿元,税收194.9亿元,分别增长26.9%和29.9%,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粤东西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有力地推动了粤东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此外,产业园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91.1亿元,同比增长33%,占粤东西北地区比重约22%,较2012年度提高2.3个百分点。吸纳就业69.02万人,较2012年末新增2.37万人。

不仅如此,过去一年,我省出台了建立产业转移合作共建共享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制定了产业园区建设管理考核评价办法,进一步加大引导督促力度。去年11月召开的我省调整加强对口帮扶暨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至2017年由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35亿元,重点支持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和企业创新;同时,在用地保障方面,提出对示范产业园、考核优秀的产业园区和集约节约用地水平较高的产业园区给予专项用地指标支持等扶持政策。

专家快评

帮扶机制创新要变“输血”为“造血”

在粤东西北振兴战略发布后,为促进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随后,广东调整并深化珠三角对粤东西北对口帮扶工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表示,广东在新一轮的产业对口帮扶的机制上想了很多办法,体现由“输血”变为“造血”的转变。

陈鸿宇认为,建立“造血”机制,就是珠三角要帮助粤东西北形成各自的优势产业,资金、人才、技术要到位,就要建立平台来进行产业承接,如何共同办好产业园区就成了对口帮扶的重要内容。同时,产业转移不单是企业转移,还要有产业集群的转移,要帮粤东西北组成产业集群链条,要派出得力的工作组和人才,要把珠三角产业好的体制、机制、政策和好的工作作风带到欠发达地区去。“现在我们看到顺德跟英德、深圳跟汕尾、东莞跟韶关的产业园区,都是由帮扶的一方将工作班底、政策、机制和积极进取的心态带到欠发达地区去。”陈鸿宇说。

陈鸿宇称,促进产业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其中最核心的是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比如产业转移方面,就要建立一个产业合作园区的利益共享机制。整个利益共享机制和责任考核都要明确,这样各方才能更有积极性和动力。“机制理顺了,职责明确了,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

友情链接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委托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说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24 无锡市新望房地产咨询服务有限(www.wuxic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mailto:wuxicfcom@163.com
苏B2-2011001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8030402号 技术运营:古德商务 客服QQ: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来自互联网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网络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