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面临的新问题(三)
发布时间:2012-12-05
来源:网络
点击率:1261
三、我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分析
(一)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优化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国内经济体制和投资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国际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中国制造业要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产业转移,最根本的条件是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为了加快国际产业转移,必须坚决而又稳妥地加快经济改革,革除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建立能适应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市场体系尤其是生产要素市场的建设,规范市场运作,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为跨国经济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加快对外经贸合作体制改革,实现我国外贸体制与世界经济机制的良好衔接,逐步形成适宜于我国有效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外贸运行机制。通过改革逐步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要内容的进出口调节体系,由政府的直接管理逐步变为以经济调节、法律调节为主。第三,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应当定位于加强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提供社会保障、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和鼓励技术创新、保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要继续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项目,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学、高效的现代宏观调控体系。
(二)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根据不同产业进行分类指导
产业政策的正确制定对于一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起着重要作用,在产业转移中同样需要产业政策的引导。要根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特点,理清产业对接的重点。首先,对于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产业,要大胆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使之尽快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如对于服装纺织产业和消费类电子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中国不仅有着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而且还有一定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的优势。要切实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提高这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大力推动企业跨国经营、扩大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在国外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使这类产业逐步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其次,对于具有高成长性和较大市场空间而又缺乏技术优势的产业,要继续实施“引进来”的发展战略,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跨越式成长。再次,对于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来说,无论是从资金投入上还是从技术开发水平上分析,我们都不可能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短期内完成赶超,就要采取在引进产品的同时逐步引进相关产业和技术,逐步引导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要充分利用好国外资源,最大限度地吸收国外制造业的一切先进技术成果,集中优势力量在重点领域进行突破,加快培育一批面向21世纪的新兴制造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坚持参与国际产业转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
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科学发展观的实施要求我国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资源消耗,注重依靠科技进步而非单纯依靠资源消耗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我国在参与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坚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结合。既不能因噎废食,以为引进的产业都是污染产业而不敢承接产业转移;也不能目光短浅,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长而“引污入室”。这一方面需要国内尽快建立、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决禁止污染严重且无法治理的项目向我国投资和转移,严格控制有一定污染但国内有治理技术保障的项目引进,并要求执行其母国环保标准;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国尽快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逐步由传统GDP考核向“绿色GDP”考核转变,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官员生态政绩考核制度。以彻底防止和杜绝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迫于招商引资的压力,急功近利,未经严格考察审核和项目环境评估就匆忙上马,给国外产业向国内进行环境污染性转移提供机会,损害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快生产要素跨国流动,促进我国产业双向转移
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与国际产业转移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会有力地推动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首先,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我国稀缺的要素,有利于我国劳动力等充裕要素的输出。其次,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又会推动相关产业的转移,从而为我国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向外转移部分产业创造条件。因此,为了适应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我国一方面应逐步放松对生产要素的各项行政管理制度,为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配置提高要素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跨国生产要素市场建设。生产要素市场是生产要素流动的媒介,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状况,直接影响到生产要素流动的流向、规模和效果。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生产要素市场发育还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生产要素国内、国外流动的需要。应在搞好生产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市场中介组织等软件建设,扩大市场交易规模,提高交易档次,为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提供良好的服务,积极吸引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要素的引进,推动劳动力等富裕要素的输出。
(五)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相结合,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在参与国际产业转移中必须注重科技创新和自主开发,加大承接技术转移的力度,逐步实现“以市场换技术”向“以竞争求技术”⑥的转变。首先,要在继续鼓励跨国公司加大在我国的投资力度的同时,采取各种手段鼓励外国企业向我国转移关键技术,并不断提高承接转移产业的技术层次。逐步完善外资企业在中国本土市场上的竞争环境,逐渐由单纯鼓励外商在华投资设厂转变为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使我国逐步由跨国公司的“加工基地”向“研发中心”转变。其次,要切实增强我国相关产业对技术引进的吸收消化能力。在引进过程中要重视技术专利和专有技术的引进,并加大对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形成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我国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再次,在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向外转移部分产业,对有条件的企业倡导“走出去”战略,并对低产业梯度国家适时转移相对先进的技术,提高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全方位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资源的合理配置。
(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大力提高劳动力素质
在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中,教育和培训是最重要的因素。中国具有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要真正发挥出其巨大优势,必须依靠发展教育形成人力资本。具体来说,首先,应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水平。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力度,提高人口总体素质为劳动者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要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速知识更新,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竞争及职业转换的适应性,重点是培养大批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自动化控制操作的高级技工。再次,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根据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搞好专业调整工作,培养出具有适应现代技术变化能力的合格人才。最后,要加强对劳动力的再培训。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培训能力及动力不足,只注重物质生产投入,不重视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投入。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对职工培训的指导、服务和宏观管理,并逐步建立与学历证书并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变重文凭、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用人现状。
(七)加快跨国公司发展,鼓励国内企业向低产业梯度国家转移
首先,要结合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积极推进企业产权重组,加快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促使企业逐步理顺运行机制,在市场竞争中增强经营能力和竞争能力。其次,利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机,鼓励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和扩张,扩大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要以优势企业、大型企业为龙头,组建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规模效益。再次,选择一批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的大中型企业,重点进行扶持,鼓励其开发高精尖产品,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外投资设厂,实现生产和销售的跨国经营。通过培养一批有规模、上档次、高水平的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进一步扩大跨国经济合作,加快向外进行产业转移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步伐。
需要指出的是,在跨国公司发展中要正确处理组建大企业集团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大型企业集团在生产规模和品牌方面都有一定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有些地方为了把企业单纯“做大”,出现了行政性并购的“拉郎配”现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