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后,珠三角出现用工荒,家电业是否还会继续大规模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我们认为,家电产业的全球转移过程是不会停止的,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仍将在全球家电制造业中占据最为重要的地位。
家电产业转移的驱动力量:成本与需求
我们认为,家电产业全球转移的主要驱动力量有两个:成本与需求。一般来说,在这两方面都有优势的地区才有能力成为家电制造大国。事实上,任何制造业的全球转移方向都是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同时,需求也是家电产业全球转移的重要因素。
家电成本主要包括人力成本与原材料成本。各国的人力成本差异较大,会随着经济发达程度而提高;原材料成本包括大宗原材料和零部件,其中零部件成本会随着产业链配套和规模经济而下降。
需求是促进家电产业全球转移的重要因素。当一国的家电需求迅速增长,无疑会带动本地化生产,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潜在需求大,才会有产业链配套的发展,进而降低成本。
一般来说,缺乏本地需求的产业转移是难以长久的。但这也有例外,例如韩国企业凭借技术和全球化举措,始终保持了家电产业的活力,迄今为止仍然较少采取OEM的方式将国内需求转移出来,仍然保持了相当可观的家电产量。
家电业不会从我国转移
春节之后,珠三角出现用工荒,是否折射了国内劳动力的低成本时代的终结?家电业是否还会继续大规模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近期发生的贸易摩擦和部分OEM订单转向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的现状,加剧了对家电业再次大规模转移启动的预期。我们认为,家电产业的全球转移过程是不会停止的,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仍将在全球家电制造业中占据最为重要的地位。
所谓用工荒不过是工资水平需要提升的标志,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劳动力不足。我们认为,即使人力成本继续提升,短期内对竞争力的影响也不是太大。
在我国家电成本当中,人力成本大约占总成本的2%-5%,即使人力成本提升50%,总成本的提升幅度为1%-2.5%。这样的幅度远比汇率变化或者运输费用的变化要小很多。
我国的制造业工资水平仍然是较低的,仅比印度高出较多。目前印度家电生产规模较小,基本为外资掌握,中国企业也已经开始进入。
我国的产业链配套和基础设施条件非常好,各项政策较为稳定。在很长时间内东南亚其他国家都难以积累这样的产业链和基础设施。
我国的家电需求依然旺盛,为国内家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内家电及上游企业持续拥有较大的市场基础,能够维持较大规模与较低成本,并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今的家电业规模与以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规模效应体现得非常显著,其他地区想要超越这种成本竞争力需要更长的时间。
投资建议
2月1日-2月28日,上证指数上涨2.10%,家电板块上涨7.72%,跑赢大盘5.62个百分点。本月行情的特点:
上月跌幅达15%左右的白电龙头格力、美的和海尔明显反弹,涨幅达8%-10%,但尚未回到年初高点。我们认为,格力的乐观信息披露、即将到来的年报行情超额收益的预期是资金重新配置家电板块尤其是家电龙头的关键原因。
洗衣机行业的小天鹅与合肥三洋短期涨幅较大。根据排产计划,接下来几个月这两个公司的销售额还会有较高增长。
3月我们继续期待年报行情的展开。从已经披露预告的公司来看,年报行情对于家电行业确实是有效的,尤其是年报超预期的影响更为显著。
我们确信家电板块2009年年报业绩较好,目前披露的业绩快报都超过我们之前的预期。目前家电板块估值水平仍然较低,预计在年报行情中将有较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