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业地产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据了解,目前成都最受欢迎的花园式低密度独栋企业办公社区,其供不应求程度类似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如青羊工业总部基地的企业独栋办公楼,虽然每栋售价上千万,但招商工作非常顺利,目前已经有70多家入驻。一些企业也表示,要想很快租下一个理想的办公场所不容易,特别是租金比去年上涨了15%以上,而且还在不断上涨。又悉,由中国第一家孵化器发起,投资5亿在成都开建SBI创业街,两年后建成可容纳上万人创业。这预示着因为市场需求扩大引起的工业园浪潮正式拉开帷幕。
虽然成都工业园浪潮逐渐兴起,但事实上成都市中心的写字楼对于中小企业并不十分合适,特别是要求办公场所面积大的中小企业。而位于中心城区边缘的工业园写字楼租金便宜,停车方便,还有员工宿舍、食堂等多种配套,非常有吸引力。而建设大型工业园,根本意义并不在于项目建筑出租或出售牟利,而是吸引公司或企业入驻,这将极大地推动区域发展。而且,工业地产的土地较普通住宅或商业更便宜,出租或出售价格也比较“温柔”,这对企业有很大吸引力。
2007年,成都市产业园区需求保持强劲势头。需求来自于高新技术、制造业、金融业、通信业等行业。年内产业园新增供应约9.4万平米,吸纳量13.4万平米。
2008年上半年工业用地放量突然增大,共计供应工业用地70宗,供地规模共计5731.24亩。今年8、9月两个月,全市仅主城区出让工业用地就占到了640余亩。土地放量与存量预示的正是未来较长时间内工业项目的增长。
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显示,2008年上半年成都主城区的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为620元/平米左右(2007年则在480元/平米左右),不仅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有较大差距,即使与成都本市的商业和住宅用地相比也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
成本优势是工业地产的突出特征,“成都的工业用地多集中在三环路外的各郊区郊县,其地价成本大概在160元/平米—320元/平米左右(2007年则在120元/平米—260元/平米左右)。
目前成都总部基地项目主要分政府出资打造、企业出资打造、政府和企业之间采取BOT或BT模式打造三种方式。项目多在主城区附近,郊区有少量项目。售价均价在4000--6000元/平米左右,租金大概在40--70元/平米左右。多数项目目前运营状况良好,部分优质项目供不应求。
物流设施平均租金同比上涨12.4%,达到每月每平方米20.3元。厂房售价普遍在1600元/平米—2200元/平米左右,租金普遍在8元/平米—14元/平米左右。相关物业多集中在郊区县。
在良好的市场前景和需求刺激下,成都工业地产也吸引了外资开发企业的投资,从2001年至今的8年间,工业用地的价值保持了平均每年13.1%的增长率,工业物业出租回报率高达9%-10%左右。但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价格还比较低廉,物业的租售价格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尽管工业地产的发展前景被看好,但一定要避免产品单一、同质化的问题。若对产品定位不准确,可能会造成产品积压。
2007年,成都市产业园区需求保持强劲势头。需求来自于高新技术、制造业、金融业、通信业等行业。年内产业园新增供应约9.4万平米,吸纳量13.4万平米。
2008年上半年工业用地放量突然增大,共计供应工业用地70宗,供地规模共计5731.24亩。今年8、9月两个月,全市仅主城区出让工业用地就占到了640余亩。土地放量与存量预示的正是未来较长时间内工业项目的增长。
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显示,2008年上半年成都主城区的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为620元/平米左右(2007年则在480元/平米左右),不仅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有较大差距,即使与成都本市的商业和住宅用地相比也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
成本优势是工业地产的突出特征,“成都的工业用地多集中在三环路外的各郊区郊县,其地价成本大概在160元/平米—320元/平米左右(2007年则在120元/平米—260元/平米左右)。
目前成都总部基地项目主要分政府出资打造、企业出资打造、政府和企业之间采取BOT或BT模式打造三种方式。项目多在主城区附近,郊区有少量项目。售价均价在4000--6000元/平米左右,租金大概在40--70元/平米左右。多数项目目前运营状况良好,部分优质项目供不应求。
物流设施平均租金同比上涨12.4%,达到每月每平方米20.3元。厂房售价普遍在1600元/平米—2200元/平米左右,租金普遍在8元/平米—14元/平米左右。相关物业多集中在郊区县。
在良好的市场前景和需求刺激下,成都工业地产也吸引了外资开发企业的投资,从2001年至今的8年间,工业用地的价值保持了平均每年13.1%的增长率,工业物业出租回报率高达9%-10%左右。但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价格还比较低廉,物业的租售价格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尽管工业地产的发展前景被看好,但一定要避免产品单一、同质化的问题。若对产品定位不准确,可能会造成产品积压。
2007年,成都市产业园区需求保持强劲势头。需求来自于高新技术、制造业、金融业、通信业等行业。年内产业园新增供应约9.4万平米,吸纳量13.4万平米。
2008年上半年工业用地放量突然增大,共计供应工业用地70宗,供地规模共计5731.24亩。今年8、9月两个月,全市仅主城区出让工业用地就占到了640余亩。土地放量与存量预示的正是未来较长时间内工业项目的增长。
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显示,2008年上半年成都主城区的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为620元/平米左右(2007年则在480元/平米左右),不仅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有较大差距,即使与成都本市的商业和住宅用地相比也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
成本优势是工业地产的突出特征,“成都的工业用地多集中在三环路外的各郊区郊县,其地价成本大概在160元/平米—320元/平米左右(2007年则在120元/平米—260元/平米左右)。
目前成都总部基地项目主要分政府出资打造、企业出资打造、政府和企业之间采取BOT或BT模式打造三种方式。项目多在主城区附近,郊区有少量项目。售价均价在4000--6000元/平米左右,租金大概在40--70元/平米左右。多数项目目前运营状况良好,部分优质项目供不应求。
物流设施平均租金同比上涨12.4%,达到每月每平方米20.3元。厂房售价普遍在1600元/平米—2200元/平米左右,租金普遍在8元/平米—14元/平米左右。相关物业多集中在郊区县。
在良好的市场前景和需求刺激下,成都工业地产也吸引了外资开发企业的投资,从2001年至今的8年间,工业用地的价值保持了平均每年13.1%的增长率,工业物业出租回报率高达9%-10%左右。但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价格还比较低廉,物业的租售价格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尽管工业地产的发展前景被看好,但一定要避免产品单一、同质化的问题。若对产品定位不准确,可能会造成产品积压。
投资机遇及前景
地震灾后重建机遇
国家将在三年内投入1.67万亿资金用于灾后重建,再加上省市政府上万亿的投资,这都将极大地拉动消费和经济的增长,使成都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其间必然将直接带动装备制造、工程机械、电子电器、能源、冶金、建材、物流以及间接带动装饰装修、居家用品、餐饮住宿、商业零售、现代服务、金融、贸易等诸多行业的快速发展,这将为成都及四川投资的企业提供大量的发展机会。同时国家在行政审批、产业扶持、工商管理、征地、财政、税收、海关、金融、社保等诸多方面实施非常优厚的政策,这些都是其他地方所难以比拟的。
成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随着产业的升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据业内人士预计,到2010年,沿海发达地区需要转移的产业产值总量将达到20000亿元。
而成都已成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2005年至2007年,成都市承接产业转移实际到位市外资金分别达到425.7亿元、728.4亿元和1196.7亿元,每年均达到300亿元以上的增长。同时引进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数量由2005年的212个增加至2007年的471个。
1、投资环境方面,投资软环境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取得优异成绩。近年来,全市以抓好软环境建设为载体,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有效承接产业转移。而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使成都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和外资企业日益看好成都的投资环境。
2、城市综合实力。成都市城市综合实力1992年进入全国城市50强,位居第11位,投资硬环境为全国城市40优之一,2003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成都综合实力位列第9位,2006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07年,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5月,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6月,国务院批准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实验区。
3、丰富的人才资源。成都人才资源十分丰富,科技实力雄厚,已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综合科技实力第一强市。全市科技人员45万多人,每千名职工中有科技人员263名,在全国大城市中名列前茅。全市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2500多个科研技术开发机构,40余所高等院校。电子信息、汽车、农副产品加工、医药等六大支柱产业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9.92万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8.62%。
4 、基本要素方面,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成都及四川省内其它地区具有丰富而且价格低廉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都平原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10余条高速公路、密集的国省市级公路网和铁路网,国内第六大机场以及在建的西南最大的物流中心和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使成都不仅是各种生产资料的集散中心,也是各种消费品进入西部地区市场的重要通道,从而使成都具有整合西部地区资源和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市场的市场优势。
5 、产业配套比较齐全。四川是我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重点建设的三线工业基地,成都周边的德阳拥有二重、东电、东汽等国家重点大型装备企业,以三家企业为龙头,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重型装备产业集群。成都市的高新软件园、西部鞋都工业园,以及周边绵阳、眉山、资阳等地,形成了以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家具、轻纺工业、农产品深精加工等产业集群和产业聚集区,逐步形成以成都为核心的,西部地区领先的成都经济发展区。
6 、现有产业结构适合东部产业转移。成都市现有产业结构布局有较好的承接条件。2007年,成都市工业增加值1173.4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5.3%,六大重点行业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的13.9%,医药工业占5.2%,食品、饮料及烟草工业占12.0%,机械工业(含汽车)占15.0%,石油化学工业7.4%,建材冶金工业占11.6%。
重点领域一:吸引国内外软件研发、设计和电子产品等相关产业聚集发展,打造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软件产业带;针对我市汽车产业链缺失环节,加大招商力度,引入新的增长点;吸引生物制药企业和医药总部、医药研发外包、医药物流企业来蓉聚集发展。
重点领域二:以80万吨乙烯和1000万吨炼油项目为依托,利用项目提供的原料、延伸产业链,大力承接化工及关联产业转移。引进技术先进、环境友好型项目,发展有机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化工和塑料加工等产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承接光伏项目落户成都;围绕农业重点产业,大力承接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
重点领域三:积极引进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总部和网络后台服务中心,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呼叫中心和培训中心,全方位接纳国际国内外包业务。
重点领域四:充分利用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及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企业转移升级的机遇,大力承接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重点领域五:积极推进“东鞋西进”,发展壮大制鞋企业;积极承接沿海地区知名家具企业转移,打造中西部家具商贸和制造中心;承接发达地区纺织服装企业及配套企业转移,进一步整合成都及四川服装产销市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