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获悉,银监会正在紧急招集人马调研各省市土地储备中心的融资状况。调查对象直指商业银行批准的具有政府背景的两大贷款主体——土地储备中心和政府委托的企业法人。
知情人士透露,本次调研开始于9月中上旬,主要缘于近期部分省市土地储备贷款增速过快,甚至超过了全部贷款的平均增速,表现太过扎眼。主要调研区域锁定在地价和房价屡创新高的城市。
“如果是浅层次的调研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其实是国土、金融两大系统在规范房地产市场中的一种职能博弈。土地储备中心的职能已经到了重新思考和定位的地步了。”房地产高级经济师章林晓说。
此外,记者了解到,在国土资源部下发的一份《关于开展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调查的紧急通知》中,也将土地储备机构建立情况作为一项重要调研内容,从储备机构的隶属关系调研其运行的实际效果。
分析人士认为,国土资源部未来或许将在土地储备中心的权属方面有所行动。
土地储备贷款风险
8月5日央行公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新增3501亿元,是去年全年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量的1.5倍。
在《财经》杂志举办的地产金融会议上,一位央行内部人士透露:“大部分流入房地产行业的贷款中,有一大部分用于土地储备环节。”
“其中的根源在于,此前土地储备贷款被列入房地产开发贷款范畴,一些商业银行对此实施控制,有严格的行业占比和风险限额管理。但4万亿元投资等措施出台后,地方政府土地储备机构的信用评级、授信额度被调高,4万亿元贷款中很大一部分流入土地储备贷款。”上述央行人士表示。
以北京市为例,今年北京土地储备中心成立了专门协调贷款小组,与13家金融机构签订了总额高达1510亿元的授信协议。
据某国有商业银行相关人士透露,8月份过后,由于商业银行内部全年贷款额度已经用去一大半,同时房地产风险又被警示,因此都不同程度收紧了开发贷款。
“但土地储备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是走不同流程的贷款,还没有听说土地储备贷款要收紧。”该人士表示。
不过,据某股份制银行人士称,基于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考虑,现在对于土地储备贷款也有所控制,会选择大城市的土地储备中心介入,县级市的肯定不会进入。
角色尴尬
值得注意的是,土地储备贷款一般由土地储备中心作为政府背景机构出面担保。“银行看中的是政府的潜在信用。然而这种潜在信用并不等同于有效的信用担保,同时由于监管不会太严格,因此不排除挪用现象发生。”某银行内部人员说。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土地储备贷款最容易造成两类风险,一是地方政府往往把土地储备贷款当作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并没有完全把土地储备贷款用于储备的土地项目,而是用于弥补其他建设资金;此外,如果土地储备的用途是建设用地,未来的效益一般,要看地方政府的财力,“如果政府是赤字财政收入,等于是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事实上,在如此复杂的境况背后是土地储备中心制度设置的尴尬。作为政府下设机构,角色定位不明和自有资金稀缺是土地储备中心始终无法回避的尴尬。
广州中地行董事长徐建平表示,土地储备中心本身资金有限,而大多数前期平整工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就导致推地效率缓慢。在不得已情况下,还需要由开发商出面做一级土地平整工作。因此,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土地储备中心话语权。
“基于主体性质不明、资金压力难以缓解等问题,土地储备中心的职能逐渐违背了原来设立的初衷。”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土地储备制度需要一场大的变革。
中国房地产报 张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