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大潮中,各地都越来越重视“差异化竞争”,他们希望打造完整产业链,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引入新的产业,优化和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
引进一家企业,还能改变一个产业的发展格局,这是合肥市领导当初没有想到的。
2000年合肥市引进海尔后,不仅规划了海尔工业园,还很快建设了海尔配套工业园,17家家电配套企业先后落户园区,形成了强大的家电产业配套能力。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优势,美的、长虹、格力等企业纷至沓来,加上合肥本地的美菱、华菱等快速成长,合肥很快跻身全国三大家电基地之列。“利用配套产业链招商,是家电企业扎堆合肥的重要原因。”合肥经济开发区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刘自强说。
对很多企业来说,配套产业链就是成长的“土壤”。企业在转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水土不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之前赖以成长的“土壤”改变了。因此,要吸引企业转移并扎下根来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移土栽培”,把配套产业链等“土壤”一并承接过来。
“土壤”培育非一日之功
深圳市云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企业,主营业务是移动通讯的楼内无线覆盖,企业每年上缴利税1000多万元。现在公司把研发留在福田区,生产环节已转移到宝安区。
“珠三角地区电力供应不是很充足,人力成本也在上升,深圳是不太适合搞大规模生产的地方。从长远讲,如果找到适合生产的地方,我们也会再选择。但迁不迁?这是一个难题。”董事长胡志强坦承,在产业转移中企业的难处一是资金,二是当地的配套能力和市场,三是相应的人才。
目前在珠三角地区已形成IT产业集群,很多零配件都能一站式购齐,加上贴近市场,在这里最能了解市场变化,最能把握市场脉搏,很多IT企业选择把研发、销售环节留在珠三角地区,把需要用地、用工的生产环节转到周边省市,不愿意把企业“连根拔起”。珠三角地区的很多企业管理者表示,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等要素固然是企业选择承接地的要素,但产业配套能力、市场是他们更看重的要素。如果产业配套能力不强,盲目转移过去,综合经营成本可能会上升。
广东河源市有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就落户在这里。他们把研发留在深圳,把新产品试验和生产基地放在河源。公司总经理何荣特说:“手机像海鲜一样,生产后要马上送到客户手里,年初卖700元的到年底就只有500元。虽然在河源发展很快,但感觉还是在东莞、深圳接订单更容易,了解市场信息也更便捷。”为了降成本,这家企业延伸了自己的产业链,把注塑、喷油、摄像头、手机主板等零配件生产都做起来,他说:“我感觉这样做能提高抗风险能力,电子企业不怕扎堆,我们来之前,有几家大的电子企业已在这里落户,通过集群释放作用,上下游的配套企业也会随之跟进。”
西可公司的实践在各地很有普遍性,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很多企业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内陆省市后,经常会把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一起带入当地,逐渐形成产业集群,从而降低转移后的产业配套成本。但是否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多少让企业管理者举棋不定。
中兴软件公司3年前落“子”江西南昌,目前总部留在深圳,在南昌主要生产手机和开发软件。中兴软件技术(南昌)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侯业全说,“从理论上看,产业转移会降低成本,但在实践中会发现,如果配套能力不强,算大账并不合算。比如手机的物料,每台手机里有200颗至300颗物料,珠三角地区是全球IT器件采购中心,产业链非常完整,电子产品的配套能力非常强。如果没有产业配套能力做支持,转移后的企业就很难形成成本和规模优势。目前中兴在南昌生产手机,物料和成品都要运到深圳,光是运费每部手机就多摊2元,把纯利都吃掉了。必须要有大企业先进入,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也许那时才是转移的最佳时机。”
产业招商思路日渐清晰
正因如此,目前不少地方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招商思路已经发生了改变,除了谈政策优势、环境优势,更注重培育产业的“土壤”,通过产业招商,引入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的配套企业随之跟进,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从而吸引更多相关产业的大企业进入。这种思路也有利于各地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形成龙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江西赣州是江西省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区,近年来,他们加大“产业招商”力度,计划把赣州打造成“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
赣州市龙南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洪萍告诉记者,龙南的招商方式在变化,“1996年前后,龙南县提倡全民招商,什么项目都招,捡到篮里都是菜。到2001年,我们开始界定选哪些项目。近几年,变成了专业队招商,组成小分队,有针对性地到珠三角等地区进行相关产业招商。”
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赣州市逐步形成了纺织制衣、电子玩具塑胶、稀土矿产品深加工、食品药品四大主导产业,招商开始围绕这些产业进行。有了错位竞争的意识,有了产业链条的拉长,龙南县的招商引资取得良好效果。李洪萍高兴地说,2008年一季度,龙南县仅引进了6个项目,但投资总额达到7.26亿元,全部是产业链上拥有高新技术的企业。
同时,转移后的企业也开始自发延长产业链条。在赣州华坚国际鞋城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生产今年出口美国的凉鞋。公司经理李卫民说:“为了加强配套能力,我们整合了产业链,向产业的上下游延伸。”2002年,他们把加工环节从东莞转移到江西,产业集聚程度是他们转移中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从赣州华坚厂向总公司每天对开货车。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转移到西部省份,每双鞋的运输成本至少要增加3元,算配套成本的话,以针车为例,如果配件备少了,断一根针机器都不能用,但如果配件备多了,就会占压资金,企业越来越重视计算配套成本。
为了更好地与沿海对接,承接地越来越重视企业的需求,加强产业链配套能力,规划相关产业园区以增强招商引资的目的性。
南昌市发改委副调研员柳华告诉记者,“目前,沿海地区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了产业转移的力度,这给中部省市带来了择商选资的机会。南昌处在产业转移的战略节点上,用好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发挥后发优势,未来3年,南昌完全可以在好的前提下继续加快发展。”
柳华认为,承接产业转移要寻找“具有战略性布局的企业”,在招商选资中,目前南昌已形成了LED光电子产业、光伏产业、汽车汽配产业、软件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等几大产业,通过龙头企业进入后的“以商招商”和专业工业园区的建设,他们希望让转移来的企业在当地“生根”,这样,产业配套能力就会快速增强,南昌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中的竞争力就会日益凸显。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大潮中,各地都越来越重视“差异化竞争”,他们希望打造完整产业链,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引入新的产业,优化和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在这个背景下,很多地方已从“招商引资”转为“招商选资”,从拼政策优势转向拼配套能力、拼市场环境,这种积极的变化,势必带动东中西地区的协调发展,同时给优质企业带来发展的新空间。“移土栽培”后的企业,在合适的“土壤”中,就能更好更快地成长。
来源:经济日报 王晋 廖国良 文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