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制于资源瓶颈,同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恶化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内忧外患之下,中国制造业同样步履维艰。目前,中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与70年代的日本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从战后世界经济中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是持续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和经济活力的必然选择。从日本、韩国到亚洲四小龙,产业发展、产业升级、产业转移的发展经验,对面临经济转型的中国都有所裨益。
从这些经济体的发展趋势来看,只有经受产业净利润率下滑带来的痛苦经历,才能获取利润重新分配的话语权,从而维持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政府在促进经济转型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明确的政府政策指向加上良好的市场传导机制两者缺一不可。
70年代日本产业发展环境恶化
二战之后至上世纪70年代,日本实现与美国的政治联姻,并且在美国的大力扶持下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倾斜生产方式”的政策导向加快了日本煤炭、电力、钢铁等基础产业的发展,并且有效地带动了重化学、造船等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到70年代初,逐步形成了以钢铁、造船、石油化学、汽车、家电、电力等重型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但是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加剧直接导致了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加上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带来的成本压力,日本之前赖以生存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生存空间愈发狭窄。因此,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层面上,日本都面临着一系列的经济与政治压力,原有的重化工业产业发展步履维艰。
首先,日本经过战后的快速发展之后,形成了以重化学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其次,“两头在外”的生产模式使得国际经济环境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加剧。从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日本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所需的资源基本上来自于外部输入。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直接大幅推高了日本进口原材料(如石油、矿产资源等)的价格,压缩了日本重化工业产品的利润空间;第三,经常账户顺差和石油危机带来了日本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日元升值压力骤现;最后,国内环境保护成本的上升,压缩了日本传统制造业的利润空间。
中国类似于日本70年代的境况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制于资源瓶颈,同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恶化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内忧外患之下,中国制造业同样步履维艰。目前,中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与70年代的日本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首先,目前中国与70年代日本处在相近的经济发展阶段,并且经济增长模式类似。通过物美价廉的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获取国际市场份额,但是真正的高附加值产品涉及很少。如高精度机床等高技术产业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在本币升值和外需放缓的压力下,传统制造业日益萧条。制造业对资源依赖程度较高,重化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油、矿石对外依存度很大,都是价格的被动接收者,缺乏国际市场的定价权。经济增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的高增长带来了环境的破坏,造成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其次,外部国际环境类似。出口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了贸易顺差的扩大以及国际储备的快速增长,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本币在外界压力下开始持续稳定升值。以原油为主的资源价格快速上涨直接影响制造业的发展,并且进一步压缩其利润空间。
第三,国内经济形势类似。伴随高速经济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带来了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的膨胀,资产泡沫的隐忧呈现。内需快速增长加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输入型传导,给国内通货膨胀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通货紧缩要求与有针对性的政策倾斜导致给政府政策实施带来难题。
中国产业转型的基础更为薄弱
日本70年代成功的产业转型为目前中国产业道路选择指明了发展方向,但是两相比较之下,不难发现中国产业转型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经济现实,日本的产业转型的背后有着对较完善的经济基础。70年代初,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加上日本农村教育体系的建立,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拥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同时,日本的城镇化的基本完成以及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
相比较而言,我国产业转型的起点要低于日本70年代的水平。首先,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2006年中国人均GDP为2028美元,只相当于日本1969年的水平,而日本产业转型大规模推进了1973年人均GDP已经超过了4000美元。
其次,农产就业人口数目庞大。目前我国仍然有超过40%的人口从事第一产业,加上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将会持续展开,那么未来巨大的就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压力。而同期日本农业现代化基本完成,整个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相对较低,仅占总劳动力的1/3。
第三,中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要低于日本同期水平。从日本制造业就业人口变动趋势来看,产业转型将带来就业人口从传统行业(如纺织、化工、钢铁等)向新兴行业(如电气机械、运输机械和精密机械等)的转移,而且这种转移是建立在对高素质劳动人口的大规模需求基础之上。由于日本教育培训体系的完备,给成功的产业转型提供了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