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对包装机械的需求越来越大。
从2006年开始,中国将执行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将是重点解决的课题,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业将十分突出。中国农副产品的40%是用来加工食品的,农副产品的就地加工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扩大加工规模,便于使用机械化、自动化加工设备是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规模化加工可以集中大量加工业的下脚料进行再加工,既减少加工中的环境污染又从"废料"中提取多种微量元素,变"废"为宝,是农业增值的最好办法。
截至2004年,发达国家农业产值和食品工业产值之比是2.7-3.7:1,非洲国家是1:1,而我国仅为0.5:1,中国人的一日三餐主要还是自烹自食,资源浪费很大,家务劳动时间长,营养吸收不好,身体素质不高。加大工业食品的比重也关系到提高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而工业食品的生产主要靠机械设备,增加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的品种,提高其技术含量是"十一五"期间的重要课题。
就粮食加工业而言,一是要提高收得率,中国目前粮食加工装备的粮食收得率较发达国家低约2%,对于一个粮食生产大国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而粮食加工中资源未能综合利用,损失更加惊人。如稻米加工,稻壳可以用来榨油(即米糠油),米糠油是一种保健油,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米糠中含有40余种微量元素,提取出来以后叫米糠本身可增值65倍。玉米加工,目前已是做玉米淀粉,二是直接做饲料,玉米淀粉的深加工可以做成葡萄糖,芯芽可以用来榨油,进一步可以做色拉油、人造黄油,玉米加工中还可以提取蛋白质;加工后的残渣加入不同的添加剂以后可以做饲料,真是物尽其用,各得其所。大豆加工出了做豆粉、豆腐、榨油之外,还可以提取天然维生素E,提取多种肽,其副产品的价值远高于豆腐和豆油。其他食品敬爱工机械我们还有不少缺门,如超临界CO2萃取设备,超高压杀菌设备、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高能射线杀菌、低温调控杀菌、膜分离技术水平也还不高。以上这些技术可望在未来五年中国进入实用阶段。尤其是大米、玉米、薯类、大豆、小麦等成套加工设备及综合利用设备将成为新的增长点,肉类(含鱼、牛、羊、禽及蛋类)加工设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市场也十分可观。
包装机械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但在可靠性、自动化尤其是智能化包装机械还有较大的差距,生物保鲜技术、活性包装技术、栅(栏)障(碍)技术及抗菌包装技术及装备都是当今国际的先进,每一项技术的突破都会带来巨大的市场商机,需要科研院校及生产企业投入巨大的资金和技术,从研究到装备开发,组织成套设备供货。
关于乳品的加工和包装,亦有待研究提高新的杀菌和保鲜包装技术,对于那些仅受中国人追捧的不能保存乳品原有的营养成份的加工和包装,相信在未来五年会有一个正确的结论,巴氏杀菌设备及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及包装机械将会在提高之后重新主导市场,成千万吨的液态奶将等候新的装备来加工和包装。
高分子材料以其优良的性能在包装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的趋势,其多层共挤设备、双拉伸设备、吹瓶设备都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效的、智能化设备将在未来五年占市场主导地位,吹瓶设备将向大型化发展,尤其是模具制造技术将有较大的提高。在吹瓶设备汇中,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将会改观。PET瓶用来装啤酒,国产技术将会有新突破。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和包装机械将是一个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预测到2010年,食品和包装机械按现价计算年销售额可达到1300亿元以上,出口将突破10亿美元。而同时仍有一些国内缺门或水平达不到的设备需要进口,进口量可能会达到80亿美元。国内食品和包装机械经过20余年的发展,行业的企业家都积累了较强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厂房和装备都在向现代化过渡,开发能力和制造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且有些地区已经开始重新整合,调整产品结构,完善产业链的布局,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经过4-5年的努力届时亦有可能用国产设备顶替进口的20亿美元的装备。
行业任重而道远,用中国装备来装备中国的食品和包装企业是我们的责任,扩大中国设备的出口是我们的追求,掌握国际最先进的专业技术是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