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签约双方大笔一挥,双手紧紧相握,又是一个签约的大场面。
而在场的负责人却和友人悄悄说:“这里头我们市的几个项目,早在半年前就签过约了,如今无非是让老板给个面子,再来捧个场。”
这是人民日报一位记者的亲身经历。相关政府部门不惜投机取巧,以制造虚假的政绩。
新闻爆出,引发了公众对政府虚假招商乱象的关注。
然而在圈子内,对于这种现象,大家却早已“心照不宣”。
道理很简单,对于某些人,这种事情早已轻车熟路....
正文:
口述/胡舟舟 采访/蒙令华
▼
一:派遣
故事要从2002年底说起,当时的深圳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引来许多内地省市到深圳举行各种各样的招商活动,甚至派人常驻深圳进行招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南方某省会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招商中心的工作人员,我被派驻到深圳成立办事处,开展招商活动。
老实说,能被派到深圳来,主要因为我有一定的招商能力,早先为当地高新区引来了不少的投资,从三、五十万到上百万不等。
然而,随着高新区对投资者要求的提高,几十万的金额明显不够看了。领导指示我,客商的投资额至少得三、五百万才行。对于我来说,要拉到这种数目的资金绝非易事,即使是在深圳这样的地方。
▼
二:初识
到了深圳以后,我相继跟投资人谈了不少项目,但是到了要签约的时候,投资者却总是拿不定主意,弄得我也很头疼。这时,我接到了单位领导指示:“一定得完成这项签约”,并且还暗示说“即使是假的也不要紧,先把协议签了再说。”
在领导的压力和暗示之下,我只好跟投资方的老板说:“这合约你就先签了吧,反正不用你负什么法律责任,”就是说,我们签的只是意向性协议,协议后面都得加上一句:“此为意向性协议,待签订正式合同后生效。上面既不要求老板盖章,甚至也不要求老板本人签名,只要派个代表签名就可以了。那些老板一看这么轻松,自然乐得送个顺水人情签下了。
▼
三:入行
随着领导下达的“任务”越来越重,我的胆子也越来越大。最典型的是在2003年,市领导指示我们高新区必须完成在“广博会”上招商7亿,在“泛珠三角招商会”上招商5亿,“高交会”上招商3亿的目标,我个人则至少要签约两个项目,每个项目投资额都必须在5000万以上!当然,也依旧不管是真投资还是假投资,而只是要我们在纸上签上那么多数字而已。
记得“高交会”的某一天,从家乡省城赶来的高新区领导下达了死命令:今天必须签约30个项目,而且要在固定时间、在指定的地点举行签字仪式。我知道,这是因为当天正好有一位副省长要带着各地市主管经济的副市长出席。万般无奈之下,我只能找来一位朋友假冒一家大公司的老总,说打算到我们高新区购地200亩,投资8000万建成一个多功能高效农业复合肥的项目。
那一天,我以项目联系人的身份,穿戴整齐来到会场,朋友作为投资方与我们高新区一位副主任像模像样的签下了一式六份的意向性协议。
而站在他们身后的,则是举着酒杯准备庆祝的副省长、副市长们。
▼
四:麻木
还有一阵子,上级忽然下命令说要跟世界500强签约才行。要落实起来难吧?但是你想啊,世界500强的大公司往往是很大的集团,下面还有许多小公司或是合资公司,或是有采购定单的关联公司,于是我们就通过朋友把这样的公司拉来凑数,结果也成了“跟世界500强企业签约”,并被登到报纸上大吹特吹!这种做法时至今日也是屡见不鲜。
其实,能在这类招商会上谈成项目的概率实在太低。你所看见的成功案例,很多都是人家事先谈妥,拿到会上来签正式协议罢了。
可是,为什么大家还是愿意这样自欺欺人呢?
我个人的分析,一是攀比心理。比如来参加招商会、“高交会“的各省市自治区很多,他们通过各大媒体造势,今天这个省签约多少亿,明年那个省少签了多少大项目。部分领导心理着急了,怕签的金额太少自己没面子,更可能因为政绩不行而丢了乌纱帽,在这种攀比之下,领导才下令让具体的招商人员造假。
第二呢,我知道,有的领导其实是有自己的考虑和用意,才允许泡沫存在的,他们想通过这种虚虚实实的数字,吸引眼球,达到吸引真正投资者的目的。这种思路原本初衷是好的,但一运用到实际当中,就很容易控制不住,结果大大过头,泡沫越吹越大,最终成了一场闹剧。
▼
从当事人的“经历”也可以看出,掀开招商黑幕的面纱,其实并无太多的新鲜事,集中举办招商签约协议、夸大招商引资规模、热衷签定不具法律效应的所谓框架协议,这些招商黑幕,在GDP政绩观的过度推崇之下,事实已经存在了许多年。只不过,在决策层强调“不以GDP论英雄”之下,上述招商黑幕如今依然蔚然成风,还是着实令人感到惊诧。
事实上,小编觉得,招商黑幕屡禁不止,既有地方政府GDP崇拜的惯性因素,又有持续经济下行之下地方政府“稳增长”压力剧增的偶发因素。欲想破解,恐怕要相关部门另行考核机制,科学地看待招商引资工作。